易于颦
- 作品数:13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剂量^(131)Ⅰ治疗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131Ⅰ治疗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6位行大剂量131Ⅰ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行设计的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出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心理因素(对癌症的悲观情绪、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对放射性治疗畏惧心理、隔离治疗期间孤独寂寞感等)、生理因素(颈部伤口不适、甲状腺功能低下、放射性副作用)、环境因素等。结论接受大剂量131Ⅰ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理不适,尤其应加强疾病预后及放射性治疗相关知识宣教,同时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易于颦朱玉泉闫亚云胡凤琼
- 关键词:^131Ⅰ分化型甲状腺癌睡眠质量护理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大量饮水开始时间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大量饮水开始时间。方法将8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分别予^(131)I治疗后12 h(A组)、24 h(B组)、36 h(C组)开始大量饮水,采用γ射线监测仪分别测量并比较3组服用^(131)I后6 h、12 h、24 h、36 h、48 h、72 h距离患者腹部及颈部1 m处辐射当量剂量率;比较3组各时间点可以出院患者例数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3组服用^(131)I后24 h和36 h腹部当量剂量率及服用^(131)I后36 h及48 h可出院患者例数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131)I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12 h开始大量饮水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加速降低患者早期周围辐射当量剂量率,缩短患者住院隔离时间。
- 易于颦朱玉泉段东胡凤琼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131I饮水
- 强化放射防护培训对核素治疗医护人员放射防护效果评价
- 易于颦朱玉泉
- 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的护理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行大剂量131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护理措施包括重点加强131I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治疗反应护理和放射防护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其中颈部残留甲状腺组织首次完全清除率为55.69%(186/334)。对战胜疾病有信心的患者由治疗前的10.78%上升至治疗后的86.53%。治疗后次日2例出现呕吐,半年内63(18.86%)例出现唾液腺功能受损症状,无一例因颈部肿胀导致呼吸困难。医护人员个人放射线剂量检测,测得季度个人剂量当量Hp(10)均<0.3mSv。结论加强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治疗反应的护理及放射防护护理,可提高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的疗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不良反应,提高工作人员辐射防护水平。
- 朱玉泉段东闫亚云易于颦
- 关键词:131I护理
- 工作坊在护士规范管道固定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探讨工作坊在规范管道固定培训以防范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个重点科室506名护士分成多个小组,通过理论讲解、视频观摩、自主练习、成果展示、点评总结几个环节对坊内成员进行气管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针、胃管、尿管的固定和维护的相关培训,比较参加工作坊培训前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护士管道固定和维护措施合格率,并调查护士对工作坊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2015年4月—2016年3月)和培训后(2016年10月—2017年9月)10个重点科室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例数分别是81例次、27例次;培训后,护士管道固定和维护措施合格率有所提高(P<0.05);97.62%的护士认为工作坊培训方式对管道固定操作有帮助,91.90%的护士对培训方式非常满意。结论工作坊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管道固定技能以防范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合多种激励方式和充分的前期准备能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 易于颦丁福
- 关键词:工作坊在职培训
- 预防性服务补救对降低18F-FDG静脉注射失误率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服务补救对降低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剂静脉注射失误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18)F-FDG显像剂静脉注射失误案例,探讨导致失误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主要原因建立服务补救预警系统,采取预防性服务补救措施,制定标准化注射流程及标准化宣教内容、加强辐射防护和操作培训、优化防护设施及工作流程等,比较改进前后^(18)F-FDG注射失误率、护士注射^(18)F-FDG操作技能考核水平、辐射知识测评得分、护理质控督查合格率、护士负面情绪发生情况。结果:实施预防性服务补救措施后注射失误率(0.04%)低于改进前(0.35%)(P<0.05),日常操作护理质控督查合格率(92.8%)高于改进前(75.8%)(P<0.05),护士注射^(18)F-FDG操作技能考核得分由(78.57±5.78)分提升为(91.86±3.40)分,辐射防护认知得分由(73.29±6.92)分提升为(88.86±2.36)分,负面情绪得分由(53.14±3.18)分降至(25.86±5.40)分。结论:预防性服务补救用于^(18)F-FDG静脉注射管理,可有效地降低注射失误率,保证病人检查质量,同时可提升护士专业技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压力。
- 易于颦胡凤琼
- 关键词:18F-脱氧葡萄糖静脉注射失误率
- 甲癌患者^(131)I治疗后手及颈部剂量当量率的监测与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为监测分化型甲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131)I治疗后手及颈部近距离剂量当量率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最优化的辐射防护。以100例DTC患者按治疗次数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组1为首次行^(131)I清甲治疗患者(服用131I剂量3 700~4 440 MBq),组2为再次行131I清灶治疗患者(服用^(131)I剂量6 660~8 140 MBq),采用Inspector Alertγ射线检测仪分别对两组患者于131I治疗后出院时、出院后1周、2周、1个月及2个月进行双手及颈前部剂量当量率测量,测量距离包括颈前部、手掌部30 cm处及紧贴皮肤处。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延后,各监测时间点剂量当量率逐渐降低。患者出院后1个月距患者颈部、手掌部30 cm处剂量当量率、出院后2个月各监测部位剂量当量率均值均在天然本底范围内(0.25μSv/h)。(2)^(131)I治疗出院时,患者颈部剂量当量率均值均大于手掌部位,但出院后1周、2周及1个月,患者手掌部位剂量当量率均大于颈部。(3)出院后1个月内,一疗程患者颈部各时间点剂量当量率均值均大于二疗程(p<0.05),二疗程患者紧贴手部各时间点剂量当量率均值明显大于一疗程(p<0.05)。^(131)I治疗患者刚出院时,各监测部位剂量当量率均较高(>20μSv/h),建议患者出院后1周内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2周内避免长时间超亲密接触,避免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等)零距离接触(如拥抱、亲吻等),出院后1个月距离患者≥30 cm的社交活动和出院后2个月的社交活动可完全不受限制。患者手部容易被污染导致剂量当量率较高,尤其是二疗程患者,应做好辐射防护隔离措施。
- 易于颦朱玉泉段东胡凤琼闫亚云叶祥帅
- 关键词:剂量当量率131I
- 护理服务补救的研究及临床运用进展
- 2020年
- 由于护理服务工作的特殊性,服务失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及时采取有效的服务补救措施能有效减少服务失误给医院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维持患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本文对护理服务补救定义及意义,临床护士对服务补救认知及需求,补救策略研究及临床运用等情况进行综述,为护理服务补救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易于颦
- 关键词:服务补救护理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 131 I治疗辐射防护的知信行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 I治疗辐射防护知信行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辐射防护知信行问卷对某三甲医院核医学科2018年3—6月期间行131 I治疗的330名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提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 I治疗辐射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百分制平均得分分别为(58±17.88)分、(90.28±7.48)分、(72.13±7.83)分,三者两两正相关,学历是影响患者辐射防护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甲状腺癌患者131 I治疗辐射防护态度积极,但防护知识水平和行为不足,应注重出院后的防护措施指导,并重点关注低学历患者。
- 易于颦胡凤琼
- 关键词:甲状腺癌辐射防护知信行
- 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手及颈部辐照量率的监测与分析
- 朱玉泉段东易于颦胡凤琼闫亚云叶祥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