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2例(102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施行LASIK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之间两两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角膜后表面高度及高度差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手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7.21±5.60)μm和(7.27±4.98)μm,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3,-4.745;P=0.000,0.000);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9,P=0.859)。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前移量分别为(1.61±4.19)μm和(1.74±3.67)μm,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5,P=0.754)。后表面高度变化分别与手术前屈光度、切削量、切削比、RBT、RBT/CCT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ASIK手术后角膜后表面部分前移,但变化量微小。屈光度越高,切削量越多,RBT保留越少,角膜后表面向前膨隆的程度越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呈稳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