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铜祥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无机及其复合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电解质
  • 2篇电解质材料
  • 2篇氧化物
  • 2篇细粉
  • 2篇固体氧化物
  • 2篇粉体
  • 2篇SOFCS
  • 2篇SR
  • 2篇LA
  • 2篇LSCF
  • 2篇超细
  • 2篇超细粉
  • 2篇超细粉体
  • 1篇电池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性能表征
  • 1篇氧化物燃料电...
  • 1篇阴极
  • 1篇阴极材料

机构

  • 5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合肥学院

作者

  • 5篇曾燕伟
  • 5篇蔡铜祥
  • 3篇王玲
  • 2篇田长安
  • 2篇杨晓伟
  • 1篇赵娣芳
  • 1篇张薇
  • 1篇刘俊亮
  • 1篇朱德春
  • 1篇鲁红典
  • 1篇尹奇异
  • 1篇殷仕龙
  • 1篇蔡俊
  • 1篇李传明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电池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OFCs阴极材料La_(0.6)Sr_(0.4)Co_(1-x) Fe_x O_(3-δ)溶胶凝胶自燃烧法的制备被引量:1
2012年
以分析纯La(NO_3)_3·6H_2为O、Sr(NO_3)_2、Co(NO_3)_2·6H_2O和Fe(NO_3)_1·9H_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La_(0.6)Sr_(0.4)Co_(1-x)Fe_xO_(3-δ)(LSCF)超细粉体。采用X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超细粉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测定和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可一步合成粒径为30~70 nm的LSCF超细粉体,且随着Fe^(3+)含量的增加,衍射峰值向低角度方向略有偏移。对超细粉体的烧结性能、热膨胀性能及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粉体在1 100℃下烧结2 h,其相对密度达到97%。热膨胀系数随x(Fe^(3+)含量)增加而增大,由x=0.1时的8.42×10^(-6)K^(-1)增大至x=0.5时的9.56×10^(-6)K^(-1)。直流四端子法电导测试表明: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200~800℃)出现极大值,最大值可达950 S/cm,在500~700℃范围内,电导率均在200 S/cm以上,能够很好地满足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阴极材料的要求。
蔡铜祥杨晓伟李传明王玲殷仕龙曾燕伟
关键词:超细粉体LSCF
La_(0.6)Sr_(0.4)Co_(0.8)Fe_(0.2)O_(3-δ)超细粉体的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2008年
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La_(0.6) Sr_(0.4)Co_(0.8)Fe_(0.2)O_(3-δ)(LSCF)复合氧化物粉体,用XRD、TG-DTA、TEM等对产物形成过程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自燃烧法一步合成了粒径为30~70 nm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La_(0.6)Sr_(0.4)Co_(0.8)Fe_(0.2)O_(3-δ)超细粉体,粉体具有较高烧结活性,1100℃下烧结2 h相对密度达到95%。利用热膨胀仪测量发现样品从室温到1000℃的平均膨胀系数为19.3×10^(-6)/K;直流四探针法电导测试表明,样品在200~600℃温度范围内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由580 S·cm^(-1)升至最大值1000 S·cm^(-1),在600℃后样品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缓慢降低,样品的电导率在200~800℃温度范围内均高于580 S·cm^(-1),能很好地满足中低温SOFC的使用要求。
田长安蔡铜祥刘俊亮杨晓伟蔡俊曾燕伟
关键词:LSCF电导率超细粉体
新型电解质材料La_(9.33)Ge_6O_(26)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用柠檬酸和乙二醇做络合剂和燃料,硝酸盐做氧化剂,用氨水调节溶胶的pH值,通过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了可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的新型固体电解质La9.33Ge6O26。通过对样品相关性能的研究发现:1150℃为较佳的烧结温度,此温度制备的La9.33Ge6O26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σ800℃=2.6×10-2S/cm)、低的电导活化能(Ea=0.89eV)、适中的热膨胀性能(从室温到1000℃的热膨胀系数α=9.2×10-6K-1)和良好的化学相容性,与阴极材料La0.6Sr0.4Co0.8Fe0.2O3-δ一起高温煅烧(800℃)50h没有发生界面化学反应。
田长安蔡铜祥曾燕伟朱德春尹奇异赵娣芳鲁红典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用萤石型、钙钛矿型及磷灰石型电解质材料的结构、导电机理、性能及研究进展。存在的离子电导率较低、化学组成及相组成不稳定等问题,主要通过氧化物共掺杂及不同材料之间的复合等方法来改善。材料的复合与电解质层结构的设计,将成为电解质研究的主要方向。
王玲曾燕伟蔡铜祥
关键词:电解质钙钛矿型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密封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的密封质量直接影响其工作性能和寿命,是实现SOFCs商业化应用必须解决的课题之一。综述了玻璃/微晶玻璃封接、压缩封接和金属气密封接在耐久性和耐循环性方面的研究现状,从气密性、热失配补偿和化学稳定性方面分析了各方法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展望了中低温SOFCs密封的发展方向。
张薇蔡铜祥王玲曾燕伟
关键词:密封热循环耐久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