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青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夜温
  • 1篇拟南芥
  • 1篇昼夜温差
  • 1篇温度
  • 1篇光源
  • 1篇果实
  • 1篇果实品质
  • 1篇番茄
  • 1篇番茄生长
  • 1篇番茄生长发育
  • 1篇LED
  • 1篇LED光源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篇李佳
  • 2篇陈金星
  • 2篇李莉
  • 2篇高青
  • 1篇袁方

传媒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两种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的应用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究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的应用效果,在人工气候室中,以白光荧光灯为对照,比较了两种复合型LED光源对拟南芥生长全生育期的影响。LED-1光质组成为红+白+远红,波峰449+660+733(nm),红/蓝比(R/B)约为对照5倍;LED-2光质组成为红+蓝+远红,波峰465+665+733(nm),红/远红比(R/FR)约为对照4倍。结果显示,LED-2处理的拟南芥综合长势优于对照,表现为开花提前3 d,株高增加9.2%,茎粗增加12%,分枝数增加11.7%,果荚数增加57%,地上部分鲜重增加37.2%,干重增加93.3%,种子产量增加39.2%。LED-1处理的拟南芥开花提前6 d,分枝数和果荚数分别增加150.6%和54%,但综合长势低于对照,表现为株高降低9.8%,茎粗降低22.3%,地上部分鲜重降低42.2%,干重降低18%,种子产量降低23.9%。两处理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叶绿素荧光方面,LED-2处理的叶片光化学反应能力更强,其ΦPSⅡ、ETR和qP分别提高18.8%、17.6%和18.4%;两处理的Fv/Fm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是可行的,节能27.1%—35.7%;适当提高光源中红光比例对拟南芥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物质积累、结实等都有利;远红光显著加快拟南芥生长进度,使生殖生长提前,但容易造成早衰,使后期生长不佳。
李莉李佳高青袁方陈金星
关键词:拟南芥光源LED
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7
2015年
在3间人工气候室精密受控环境中,保持日平均温度为22℃,设置昼夜温差分别为6℃(25℃/19℃)、8℃(26℃/18℃)、10℃(27℃/17℃),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适宜的昼夜温差条件不同.番茄开花前,与6℃温差相比,8℃温差可显著加快野生种醋栗番茄LA1781生长发育,使幼苗株高增加23.1%,出叶加快1-2片,开花提前7 d;10℃温差对LA1781苗期的促进作用与8℃温差相似.对栽培种普通番茄LA2397和LA0490来说,6℃温差使幼苗生长良好,8℃温差对幼苗无显著促进作用;与6℃温差相比,10℃温差对苗期生长及开花有抑制作用,使株高降低12.0%-18.3%,出叶慢2-3片,开花推迟2-4 d.10℃温差使3个品种番茄地上部分干质量增加25.2%-44.2%.番茄开花后,与6℃温差相比,10℃温差可显著提高LA1781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使果实数增加34.7%,单株产量增加92.1%,平均单果质量增加40.0%,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6.3%,番茄红素含量增加95.6%.与6℃温差相比,LA2397和LA0490在8℃温差下产量和果实品质提高,番茄红素含量增加超过2倍;在10℃温差下产量略有降低(5.0%),果实含糖量降低,但果实尺寸和番茄红素含量增加.表明番茄苗期生长温差不宜过大,花果期适当增大昼夜温差可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但温差过大易造成生长不良和减产.
李莉李佳高青陈金星
关键词:番茄温度昼夜温差果实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