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原体
  • 3篇支原体
  • 2篇蛋白
  • 2篇热休克
  • 2篇热休克蛋白
  • 2篇鸡毒支原体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粘附
  • 1篇脂质相关膜蛋...
  • 1篇沙门菌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胎牛
  • 1篇牛支原体
  • 1篇群体感应系统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
  • 1篇转录组测序
  • 1篇转录组学

机构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辛九庆
  • 4篇于艳超
  • 3篇王莉莉
  • 3篇周长平
  • 2篇李媛
  • 2篇王秀梅
  • 2篇陈莹
  • 2篇王显兵
  • 1篇汪洋
  • 1篇马红霞
  • 1篇王琪
  • 1篇高利萍

传媒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鸡毒支原体热休克蛋白DnaK的间接ELISA方法的评价及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为研究鸡毒支原体(MG)重组热休克蛋白DnaK (rDnaK)的免疫反应原性及其作为ELISA方法中诊断抗原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已构建的含有MG DnaK基因的重组质粒p ET-30a-DnaK进行原核表达纯化,以多份MG的标准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作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r DnaK与MG的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MG的阴性血清无反应条带,表明r DnaK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原性。将其作为包被抗原包被酶标板,用HRP标记的兔抗鸡Ig G作为酶标二抗,分别对抗原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度、酶标二抗稀释度及工作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种稳定检测MG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该方法进行评估,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进口试剂盒相当;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包被抗原r DnaK不与NDV、IBV、ILTV等几种常见的禽呼吸道疾病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变异系数为1.6%~5.15%,批间变异系数为2.9%~5.98%;符合率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进口试剂盒的总体符合率为90.4%;抗体持续期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早能在鸡群免疫MG疫苗后一周检测到MG抗体,表明该诊断方法适用于MG感染的早期检测。采用该方法检测了来自全国5个省份的568份临床样品,其结果显示MG的感染率在23%~51%,对我国MG的流行状况做了初步的调查。
王莉莉于艳超周长平赵雅芝潘巧张琳郝文君王秀梅辛九庆
关键词:鸡毒支原体DNAK免疫原性间接ELISA
鸡毒支原体热休克蛋白GrpE粘附特性的鉴定被引量:6
2017年
鸡毒支原体(MG)脂质相关蛋白(LAMPs)的粘附特性在感染宿主细胞中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和质谱鉴定MG的grp E基因编码的GrpE蛋白为热休克蛋白。为进一步鉴定GrpE蛋白是否具有粘附特性,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MG株grp E基因,并利用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GrpE(rGrpE)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GrpE的单克隆抗体(MAb)。通过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rpE定位于细胞表面。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rGrpE对DF-1细胞具有明显的粘附作用,而且利用抗GrpE的MAb能够特异抑制MG膜蛋白对DF-1细胞的粘附。此外,夹心ELISA和流式细胞术试验结果也表明制备的MAb能够显著抑制MG膜蛋白对DF-1细胞的粘附,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上述结果表明热休克蛋白GrpE是MG的一种新的具有粘附特性的蛋白。
周长平陈莹李媛高利萍王显兵王莉莉于艳超辛九庆
关键词:鸡毒支原体粘附
牛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诱导胎牛肺细胞差异表达的转录组学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阐明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胎牛肺(EBL)细胞的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bovis LAMPs诱导EBL细胞产生的差异表达基因。本实验首先分别构建LAMPs诱导组与对照组EBL细胞的c DNA文库并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MAS3.0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共筛选得到70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和下调差异基因分别为364个和342个;GO注释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主要与细胞黏附、免疫应答以及细胞增殖等相关;利用荧光定量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PIM2、F2RL1以及PTPN2)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相符。本研究为进一步阐述M.bovis的致病机制及宿主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依据。
王显兵汪洋李媛邵家日王琪陈莹周长平于艳超王莉莉辛九庆马红霞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
肠炎沙门菌luxS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拟研究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对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Enteritidis,SE)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LuxS/AI-2系统关键基因luxS缺失株,通过比较亲本株和luxS缺失株体外生长速率、药物敏感性、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初步分析AI-2/LuxS系统对SE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luxS缺失株能够稳定遗传缺失的△luxS基因;体外生长速率略快;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明显增强;对DF-1细胞和Caco-2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加;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提高128~256倍,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类等的药物敏感性提高了8倍。以上结果表明,LuxS系统影响肠炎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如生物被膜形成、对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并且该系统也通过某种耐药机制影响肠炎沙门菌的药物敏感性。
于艳超王莉莉潘巧辛九庆王秀梅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群体感应系统LUXS基因药物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