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洪梅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实验
  • 2篇微生物学
  • 2篇微生物学实验
  • 1篇研究型
  • 1篇研究型实验
  • 1篇研究型实验教...
  • 1篇厌氧菌
  • 1篇实验教学
  • 1篇数字化课程
  • 1篇吐温
  • 1篇吐温80
  • 1篇青霉
  • 1篇耐冷菌
  • 1篇酵母
  • 1篇酵母菌
  • 1篇聚己内酯
  • 1篇课程
  • 1篇课堂
  • 1篇课堂教学

机构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套学院

作者

  • 5篇李凡
  • 5篇夏洪梅
  • 3篇刘东波
  • 2篇陈珊
  • 2篇邸瑶
  • 2篇原野
  • 1篇程海荣
  • 1篇崔云虹
  • 1篇王佳丽

传媒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最低抑制浓度法实验技术的改进与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在培养基平板上,接种同一种菌,再置入含不同药物浓度的滤纸片,进行最低抑制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用滤纸片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制浓度,比传统方法效果更好,且更利于操作和定性研究。
夏洪梅陈珊刘东波李凡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五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8
2022年
依据研究型实验教学的特点及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理论,探索将“五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实验教学,并以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为例,重点论述该“五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即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及实验设计,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之后进行开放式实验实施,最后以课堂展示及课后总结的形式进行实验反思。进一步分析该模式的实施效果,探讨其优势及不足,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以期更好地达成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的目标。
原野夏洪梅刘东波李晓雪李凡
关键词:研究型实验教学混合式教学
一种新型厌氧菌培养装置的设计及其应用
2024年
设计了一种低成本进行厌氧菌培养的装置.装置以装有氧气检测仪及酵母菌培养液的玻璃真空干燥器为主体,通过真空泵抽真空及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形成无氧环境,利用厌氧菌固体平板培养及液体培养等实验检测了装置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满足厌氧菌生长的环境要求,能够用于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并进行观测;同时该装置具有成本低、使用便捷、安全环保的特点,可应用于厌氧菌的相关研究及教学活动中.
夏洪梅李凡程海荣邸瑶
关键词:酵母菌厌氧菌
微生物学实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微生物学是重要的生物学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本文探讨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生物实验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即将本科实验技能竞赛培训、科学研究项目、《普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数字化实验课程与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优化融合。实践证明"融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夏洪梅李凡原野邸瑶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数字化课程
聚己内酯降解真菌DSWJ1201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唯一碳源法从土壤中分离了一株具有聚己内酯(PCL)降解能力的真菌DSWJ1201,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真菌为短密青霉(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结合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产PCL解聚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出当培养温度为20℃、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液100mL、PCL质量的浓度为0.6g/L、诱导物(吐温80)体积分数为2.5mL/L、发酵时间为5d时,菌株所产粗酶的酶活力最高.同时还发现菌株DSWJ1201具有耐冷菌的特性,且能够降解表面活性剂吐温80,因此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的废弃物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王佳丽崔云虹李凡刘东波夏洪梅陈珊
关键词:耐冷菌吐温8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