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奕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气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成藏
  • 1篇断裂带
  • 1篇新近系
  • 1篇油气成藏期
  • 1篇油气成藏期次
  • 1篇源岩
  • 1篇生烃
  • 1篇生烃史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凸起
  • 1篇盆地
  • 1篇盆地模拟
  • 1篇期次
  • 1篇热演化
  • 1篇郯庐断裂
  • 1篇郯庐断裂带
  • 1篇晚期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宗奕
  • 3篇邹华耀
  • 2篇田金强
  • 2篇滕长宇
  • 2篇姜雪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辽东湾地区主干断裂活动差异性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被引量:15
2009年
辽东湾地区是渤海海域重要的含油气区。通过该地区主干断裂活动速率计算表明,总体上自古近纪沉积期至现今断裂活动减弱;但辽中、辽东地区断裂活动强于辽西地区;就同一条断裂(带)而言,断裂的不同区段也表现出活动速率的较大差异。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分析表明,辽西地区断裂在古近纪末期中等活动速率(<25m/Ma)、新近纪以来微弱活动(<10m/Ma),主要表现为断裂对油气起到有效聚集与保存作用;辽中、辽东地区断裂在古近纪末期活动速率较高(>25m/Ma),新近纪以来仍保持中等活动速率(>15m/Ma),表现为有效的输导,但不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辽中、辽东地区有利于油气聚集与保存的断裂是古近纪末期以来活动速率较小或者停止活动的断裂。
宗奕徐长贵姜雪田金强滕长宇
关键词:油气成藏
辽西低凸起与辽中凹陷油气成藏期次的异同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准确认识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在运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和地层趋势外推法确定古近纪末期剥蚀量的前提下,综合生烃史、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热史、埋藏史、原油性质、储层温压特征等因素探讨了辽西低凸起和辽中凹陷的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表明剥蚀量整体处于150450 m范围;辽西低凸起和辽中凹陷区的油气均为晚期成藏,均是12 Ma以来甚至更晚才有油气充注;不同在于辽西低凸起上的沙河街组油气为两期充注,后一期充注为主,潜山的油气充注晚于沙河街组;而辽中凹陷的油气为一期充注.
姜雪徐长贵邹华耀田金强李林宗奕
关键词:成藏期次晚期成藏生烃史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断裂活动差异性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断裂活动速率方法对郯庐断裂带渤海段主干断裂活动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断裂活动差异性对该地区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渤中段南部和莱州湾段主干断裂晚期活动性较强(>20m/Ma),晚期较强烈的主干断裂活动为油气晚期充注提供了垂向运移的条件,围绕主干断裂分布了一系列新近系油田;而辽东湾段主干断裂晚期活动速率较低(<20m/Ma),不利于油气从古近系烃源岩向上发生垂向运移,因而在新近系尚未有大中型油田发现。
宗奕邹华耀滕长宇
关键词:新近系油气成藏
辽东湾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模拟被引量:6
2010年
为研究渤海东北部海域辽东湾地区烃源岩的演化史,运用盆地模拟技术,在恢复该区热演化史和埋藏史的基础上,利用EASY%R。计算模型对10条测线进行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分析,勾画出烃源岩演化平面图,得出辽中凹陷和辽西凹陷烃源岩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辽中凹陷中北洼热演化程度明显高于南洼;②辽西凹陷北洼、南洼、中洼热演化程度基本相同;③辽中凹陷比辽西凹陷热演化程度高;④现今,辽中凹陷深部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和沙一、二段烃源岩处于高成熟阶段,凹陷边缘处于重要生油区,辽西凹陷主力烃源岩处于生油气高峰。
宗奕邹华耀于开平
关键词:埋藏史烃源岩热演化盆地模拟镜质体反射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