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丹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北京市郊区典型奶牛舍秋季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解北京市郊区典型奶牛舍秋季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状况,本试验分别测定了北京市郊区一典型泌乳牛舍内不同时间段(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不同位置(向阳面,背阴面,饲喂通道)的温热环境和空气环境指标。结果表明,泌乳牛舍内的温度、THI、风速随测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PM2.5、PM10、NH3、CO2浓度,在18:00~19:00时段升至最高,是一天中最低值的2.5倍、2.9倍、1.7倍和1.2倍。饲喂通道CO_2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1);舍内CO_2浓度极显著大于舍外(P<0.01),风速极显著小于舍外(P<0.01)。该类型的牛舍不同时间段不同位置的温度都在奶牛最适温度之内,牛舍内的空气质量指标测定值均符合畜禽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限值要求,说明北京市郊区典型半开放式牛舍秋季的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对奶牛影响很小,适合奶牛的生产。
- 陈健顾宪红彭丹丹李淦
- 关键词:奶牛秋季温热环境空气质量
- 京郊奶牛场奶牛福利与养殖状况调研报告——牛场存栏量、年产奶量、牛舍类型、犊牛饲养设施与饲养方式被引量:8
- 2017年
- 为考察北京市郊奶牛场环境调控能力、牛群福利状态,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密云、大兴、昌平、延庆、顺义、房山6个区的62家存栏量在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分析了调研牛场的存栏量、年产奶量、牛舍类型、犊牛饲养设施与饲养方式及其随牛场规模的变化情况。结果得出:1新生犊牛饲养设施配置、哺乳期犊牛饲养方式、年平均产奶量与牛场规模有关,牛场养殖规模越大,新生犊牛和哺乳期犊牛饲养设施配置率越高,奶牛年平均产奶量越高;2成乳牛舍、青年牛舍、育成牛舍以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牛舍为主,断奶期犊牛以无床位大圈大群饲养为主,不受牛场养殖规模影响。
- 顾宪红陈健何祥波李淦彭丹丹
- 关键词:存栏量奶牛
- 脏污程度对奶牛乳区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为提高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准确性,按脏污程度对奶牛乳区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选取乳房外观正常,SCC<5×10~5·mL^(-1)的泌乳牛325头,对其后乳区进行分区:乳头池、乳腺池和乳腺,并对不同分区采取3分制的评分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后乳区不同分区各分为4组。结果显示,在干净状态下,奶牛后乳区左右不同分区的皮肤温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乳腺、乳腺池到乳头池,其皮肤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有显著降低或降低的趋势,降低幅度相应为1.90、6.90和1.62℃;随着脏污程度的增加,乳头池、乳腺池、乳腺皮肤的最低温度呈现极显著降低(P<0.01),平均温度有降低的趋势,温度变异程度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表明,脏污程度对奶牛乳区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且乳腺部分最高温度受到的影响较小,是温度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较适部分和较适检测指标。
- 彭丹丹陈健赵越韩丽李淦杨春合顾宪红
- 关键词:温度分布红外热成像技术乳腺
- 不同温湿指数环境下奶牛阴道温度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
- 2019年
- 为探究不同温湿指数(THI)环境下奶牛阴道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分别在高THI(78.5±3.2)、中THI(70.4±4.1)、低THI(56.3±5.5)环境下连续7d监测15头健康妊娠奶牛的阴道温度及所在牛舍内外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结果表明:高THI环境下奶牛平均阴道温度、日极值均差、测期极值差极显著高于中、低THI环境下奶牛相应的测值(P<0.01);奶牛日平均阴道温度和日平均THI、日最高阴道温度和日受热时长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811、0.896(P<0.01);引起日平均阴道温度、日最高阴道温度开始快速升高的日平均THI、日最大THI分别为71.4、77.3,日受热时长为10.6h时日最高阴道温度变化出现拐点。由此可见,高THI环境下奶牛阴道温度变化幅度大;相比THI,日受热时长会影响奶牛阴道温度的变化。
- 陈健顾宪红李淦彭丹丹张闯王占彬
- 关键词:温湿指数奶牛
- 北京市典型奶牛舍夏季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评价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评价北京市典型奶牛舍夏季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状况,本试验分别测定了北京市郊区一典型泌乳牛舍内不同时间段(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不同位置(向阳面,背阴面,饲喂通道)的温热环境因子和空气环境指标。结果表明:泌乳牛舍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不同时段温湿指数(THI)均使奶牛处于热应激的水平(THI≥72);14:00—15:00风速最高,18:00—19:00 PM 2.5、PM 10、NH_3、CO_2浓度最高;向阳面风速、背阴面NH_3浓度、饲喂通道CO_2浓度极显著大于其他位置(P<0.01);舍外温度、THI、NH_3浓度极显著大于舍内(P<0.01),舍内风速、CO_2浓度极显著大于舍外(P<0.01)。由此可得,该牛舍所测时段内奶牛均处于热应激,舍内空气流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奶牛的热应激;舍内粉尘、NH_3和CO_2浓度符合生产标准,且向阳面空气环境指标好于背阴面和饲喂通道;比较牛舍内外温度和THI,此开放式牛舍在夏季起到了一定的隔热作用。
- 陈健彭丹丹何祥波李淦王占彬顾宪红
- 关键词:奶牛夏季温热环境空气质量
- 北京市典型奶牛舍春季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旨在了解北京市典型奶牛舍春季温热环境及空气质量状况,为奶牛正常健康生产提供环境依据。试验分别测定了奶牛场泌乳牛舍不同时间段(8:00~9:30、10:00~11:30、14:00~15:30、16:00~17:30、18:00~19:30)不同位置(向阳面、向阴面、饲喂通道)的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在测定的5个时间段内,泌乳牛舍内的温度呈规律性变动,先升高后降低(P<0.01);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P<0.01),而且温热指数(THI)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均小于达到热应激的指标(THI≥72);早上的风速低于其他时间段(P<0.05);白天的辐射热高于早上晚上,但差异不显著(P>0.05);PM浓度在早晚相对较低(P<0.05);氨气浓度在16:00~17:30和18:00~19:30高于其他时间段(P<0.01);二氧化碳浓度在18:00~19:30这个时间段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P<0.01)。舍外风速极显著(P<0.01)大于舍内,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极显著(P<0.01)高于舍外。牛舍内向阳面、向阴面、饲喂通道三个不同位置的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向阴面氨气浓度大于其它两个位置;饲喂通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其它两个位置。由此得出,北京市典型泌乳牛舍的春季温度、湿度较适合牛群生产;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符合生产标准,对奶牛的影响较小。
- 陈健陈丝宇李淦杨春合彭丹丹赵越韩丽王占彬顾宪红
- 关键词:奶牛温热环境空气质量
- 北京市郊区典型奶牛舍冬季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为评价北京市典型奶牛舍冬季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状况,本试验分别测定了北京市郊区典型泌乳牛舍内不同时间段(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不同位置(向阳面、背阴面、饲喂通道)的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泌乳牛舍内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在08:00-09:00时间段最低;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14:00-15:00和16:00-17:00时段风速较高;18:00-19:00时段PM 2.5、PM 10、NH_3和CO_2浓度较高。向阳面的温度极显著高于向阴面(P<0.01),相对湿度显著低于其它位置(P<0.05),风速、CO_2浓度极显著高于其它位置(P<0.01);向阴面的NH_3浓度极显著高于其它位置(P<0.01)。泌乳牛舍内外的PM 2.5、PM 10无显著性差异(P>0.05);舍内的温度极显著高于舍外(P<0.01)、舍内的相对湿度、NH_3、CO_2浓度显著高于舍外(P<0.05);舍外的风速显著高于舍内(P<0.05)。结论:该类型的牛舍在所测的时段里奶牛未处于冷应激状态;该牛舍内的粉尘、NH_3和CO_2的浓度符合生产标准,但18:00-19:00时间段牛舍内的空气质量比其它时段差。牛舍内温度高于舍外,表明该开放式牛舍在冬季具有一定的防寒作用。
- 陈健顾宪红彭丹丹
- 关键词:奶牛温热环境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