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占宇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共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污染
  • 1篇烟气
  • 1篇氧化钛
  • 1篇有机物
  • 1篇有机物污染
  • 1篇生物质炭
  • 1篇脱除
  • 1篇铅污染
  • 1篇铅污染土壤
  • 1篇脱氯
  • 1篇稳定化
  • 1篇污染土
  • 1篇污染土壤
  • 1篇氯化
  • 1篇氯化氢
  • 1篇环境风险
  • 1篇二氧化钛
  • 1篇高温烟气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刘阳生
  • 3篇李占宇
  • 2篇郭彦蓉
  • 2篇曾辉
  • 1篇刘惠
  • 1篇孔丝纺

传媒

  • 1篇土壤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电池企业铅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电池企业的场地土壤进行实验,研究了铅污染土壤中混合施加过磷酸钙(C)、膨润土(B)和腐殖酸(H)后对土壤中铅形态及浸出毒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相同固定剂组合中改变单一固定剂投加量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不同配比的C+B、B+H、和H+C组合方式处理后,土壤中铅的有效态质量分数明显降低,而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质量分数增加。固定时间为40 d时,其修复效果优于25 d。修复后土壤的有效态铅大部分转化为有机结合态,其中经过20%B+20%H和10%H+6%C处理后,有效态铅质量分数降低幅度较大,分别从331.3 mg·kg-1降至91.8 mg·kg-1和96.57 mg·kg-1;相应地,有机结合态铅质量分数增加幅度也较大,分别从57.19 mg·kg-1升至264.28 mg·kg-1和267.99 mg·kg-1;(2)C+B组合投加处理中,土壤修复效果随膨润土投加量增加而降低,B+H组合投加处理中,土壤修复效果随着腐殖酸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H+C组合投加处理中,随过磷酸钙投加量增加,土壤修复效果也呈增加趋势。(3)经不同处理固定修复后,土壤浸出液中铅的质量浓度大幅降低,对周周水环境的风险降低。
李占宇刘阳生
关键词:土壤铅污染稳定化
生物质炭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5年
生物质炭由于其特殊的多孔性结构、强的吸附性能,以及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特殊官能团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在农业应用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生物质炭的基本特性,提出生物质炭可能在今后成为活性炭的替代品;综述了生物质炭在修复有机物(石油烃、有机农药、PAHs、PCBs)污染土壤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生物质炭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环境风险。生物质炭在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大规模应用之前还需要做长期深入的研究。
郭彦蓉曾辉刘阳生李占宇
关键词:生物质炭土壤有机物污染环境风险
二氧化钛脱除高温烟气中的氯化氢被引量:5
2014年
HCl是城市垃圾焚烧产生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之一。将一种新型脱氯剂TiO2引入到垃圾焚烧系统中,并与其他脱氯剂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脱氯剂使用量、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HCl气体浓度对TiO2、CaO和CaTiO3脱氯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TiO2能在高温(800~1 000℃)、高HCl浓度(1 303.6~1 629.5 mg/m3)下获得较好的脱氯效果。与传统的脱氯剂CaO相比,TiO2更适合于高温烟气脱氯,其在1 000℃时的氯容(36.3 mg HCl/g TiO2)几乎是相同情况下的CaO氯容(9.3 mg HCl/g CaO)的4倍。而CaTiO3的脱氯效果不但受到自身分解效率的影响,还受到TiO2和CaO脱氯效果的影响,其脱氯效果较差。
刘惠孔丝纺刘阳生曾辉李占宇郭彦蓉
关键词:脱氯高温烟气氯化氢二氧化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