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龙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滑坡
  • 3篇地震
  • 3篇地震滑坡
  • 3篇流域
  • 3篇颗粒级配
  • 3篇级配
  • 3篇河流域
  • 2篇模型试验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石流
  • 1篇碎屑
  • 1篇碎屑流
  • 1篇体积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偏转
  • 1篇偏转角
  • 1篇坡度
  • 1篇前缘
  • 1篇下垫面

机构

  • 10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樊晓一
  • 10篇杨海龙
  • 2篇姜元俊
  • 2篇张友谊
  • 1篇孙新坡
  • 1篇田述军

传媒

  • 4篇人民长江
  • 3篇路基工程
  • 2篇山地学报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偏转型滑坡滑动与堆积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高速远程滑坡不仅具有运动机理复杂、危害大、发生突然等特点,而且滑坡在运动中经历了斜坡加速、坡脚碰撞、偏转持速效应、减速堆积的过程。通过室内滑坡模型试验,研究了岩土体类型、偏转角和下垫面对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滑坡体的运动距离受控于岩土体类型,随着偏转角的增大,滑坡运动距离减小,最大堆积厚度增加,同时偏转角对滑坡体有明显的颗粒筛分现象。下垫面摩擦类型对滑坡运动参数具有明显的作用,影响滑坡体最终的堆积形态。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滑坡运动速度、运动距离及堆积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赵运会樊晓一王海瓜杨海龙
关键词:模型试验颗粒级配偏转角下垫面
偏转角度和颗粒级配对碎屑流前缘运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碎屑流的运动物性,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偏转角度和颗粒级配对碎屑流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偏转作用下,相同颗粒级配的碎屑流前缘速度的减小比例和能量的消耗随偏转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持速阶段的平均速度、运动距离及减速阶段的初始速度、运动距离均随偏转角度的增大呈抛物线变化特征;偏转角θ为20°时各运动参数指标最大;相同偏转角度下,岩土体的中值粒径越小,碎屑流的前缘物质受到的阻止效应越明显,持速阶段的平均速度、运动距离越小;减速阶段的运动距离与初始速度和底部摩擦效应有关。最后,提出了偏转作用下碎屑流的能量线模型。
杨海龙樊晓一赵运会王海瓜李天话
关键词:颗粒级配碎屑流
不同拦挡距离对滑坡碎屑流冲击效应影响的离散元模拟被引量:5
2018年
通过离散元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拦挡距离对滑坡碎屑流冲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拦挡距离对碎屑流运动平均速度的影响呈下降趋势,拦挡距离越近,平均速度下降越快,拦挡距离越远,平均速度下降越慢;颗粒开始接触挡板,挡板距离越近,曲线近似于抛物线下降,挡板距离越远,曲线近似于线性下降;不同拦挡距离影响颗粒之间的最大平均接触力,曲线依然呈现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趋势;颗粒对挡板的冲击力可近似分为线性增大、持力阶段、线性减小3个阶段,挡板距离增大,线性增大阶段时间和持力阶段时间都有所减少,其中,持力阶段时间减小比线性增大阶段快,说明当建筑物离滑坡距离较近时,建筑设计要考虑最大冲击力以及后续持力阶段的作用效应,当建筑物离滑坡距离较远时,建筑的设计主要考虑最大冲击力对建筑物的影响。
张睿骁樊晓一杨海龙姜元俊
关键词:离散元模拟
基于贡献权重法的苏宝河流域地震滑坡本底因子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以苏宝河流域地震滑坡统计资料为依据,基于贡献权重方法对苏宝河流域地震滑坡本底因子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贡献率作为各本底因子在分级区间上的敏感性分析的指标,确定了该区域内各因子最利于地震滑坡发育的数值区间;以互权重作为地震滑坡发育各本底因子之间的敏感分析指标,确定了该区域内各本底因子对地震滑坡的贡献率大小。
杨海龙樊晓一
关键词:地震滑坡
滑坡碎屑流运动参数与影响因素敏感度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现场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同等规模体积的中、小型滑坡碎屑流的运动参数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参数的差异源于滑坡体积、岩土体特性和地形条件耦合作用的结果,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常常不能完全解释其机理。因此,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极差、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滑坡碎屑流的体积、颗粒级配和斜坡坡度对坡脚下的水平运动距离、等效摩擦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滑坡碎屑流体积在同等规模等级和相同的落差条件下,3种因素对坡脚下水平运动距离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颗粒级配、斜坡坡度和体积。颗粒级配对碎屑流坡脚下的水平运动距离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同等规模内变化的体积的影响不显著。因素对等效摩擦系数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斜坡坡度、颗粒级配和体积。坡度对碎屑流等效摩擦系数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同等规模内变化的体积的影响不显著。
樊晓一杨海龙田述军张友谊孙新坡王海瓜
关键词:颗粒级配体积
基于FLO-2D的泥石流工程治理效果分析——以都江堰银洞子沟泥石流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选取地震区典型泥石流沟银洞子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FLO-2D软件再现该沟2013年泥石流发生过程,验证了通过研究区雨量数据获取泥石流流量线方法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模拟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泥石流发生频率和暴雨爆发频率相同的假设,对不同爆发频率下的泥石流工程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治理后,当爆发频率为30,50 a时,工程治理效果显著;当爆发频率为100 a时,工程治理效果不显著。因此,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加强极端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预警和防治工作。
杨海龙樊晓一姜元俊
关键词:泥石流
苏宝河流域地震滑坡运动特征研究
2016年
以苏宝河流域地震滑坡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知识,以滑坡最大水平运动距离(Lmax)和视摩擦因数(Hmax/Lmax)为评价指标,探讨影响因子(滑坡面积S、滑坡高度H、滑坡坡度α、运动区坡度β、场地类型X)对不同规模的地震滑坡运动的影响特征。在Lmax的影响上,当S>1 000 m2时,影响因子的大小顺序为H,α,β和X;当S≤10 000 m2时,影响因子的大小顺序为H、X、α和β。显著性分析表明,H是影响Lmax的决定性因素且不受滑坡规模大小的限制。在Hmax/Lmax的影响上,当S>10 000 m2时,影响因子的大小顺序为α,H,β和X;当S≤10 000 m2时,影响因子的大小顺序为H,α,β和X;显著性分析表明,当S≤10 000 m2时,H、α、β对H max/L max的影响特别显著;当S>10 000 m2时,各影响因子对H max/L max均无显著影响。
杨海龙樊晓一
关键词:地震滑坡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苏宝河流域地震滑坡潜在危险性评判
2016年
对地震滑坡区域危险性进行评判时,因其影响因子较多,具有模糊性,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评判方法。利用模糊综合判别法对滑坡区域危险度进行评判,能够充分地考虑各种影响因子的作用,相对于其它评判方法更具有优势。以苏宝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取影响地震滑坡发育的本底因子,建立了该区域地震滑坡潜在危险性评判模型,对该区域地震滑坡潜在危险性进行评判,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杨海龙樊晓一
关键词:地震滑坡模糊综合评判法
山阳烟家沟滑坡成因机制与运动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陕西省山阳县烟家沟滑坡现场调查和分析表明:该滑坡属于顺层岩体结构与沟谷地形组合的岩质滑坡。滑坡的发生机制为不利的坡体结构在长期重力作用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沿硅质岩层面发生滑移-拉裂-剪断滑动;滑坡发生后受沟谷作用,两次改变运动路径,经历了整体滑动、碰撞解体、加速运动、二次碰撞和减速堆积的运动过程。这类滑坡特征表现为顺层岩体结构决定了滑坡的发生机制,沟谷地形控制着滑坡的运动特征。
杨海龙樊晓一张友谊赵运会王海瓜
关键词:滑坡
偏转角度对滑坡-碎屑流运动影响的模型试验被引量:11
2017年
本文基于模型试验,对不同偏转角度(θ)作用下的碎屑流运动堆积特征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偏转作用下,碎屑流的运动经历了加速、持速和减速三个阶段。碎屑流的前缘速度在持速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偏转角度越大,碎屑流前缘速度波的动性越显著;但偏转角度对碎屑流的运动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对碎屑流受偏转作用后的水平运动距离进行分析表明较小的偏转角度更有利于碎屑流的运动。偏转作用下碎屑流的堆积过程表现出"多次叠加堆积"特征,偏转角度越大"多次叠加堆积"的现象越明显。同时,碎屑流的堆积厚度分布也明显受控于偏转角度的影响。横断面上,堆积厚度沿受冲击碰撞一侧向对侧减小,两侧堆积厚度的差异随偏转角度的增大呈抛物线变化,θ=20°时最大。纵断面上,碎屑流在坡脚附近的堆积厚度随偏转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杨海龙樊晓一赵运会王海瓜
关键词:模型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