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朝阳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篇大学课程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博物馆
  • 1篇地质灾害
  • 1篇新媒体
  • 1篇窑洞
  • 1篇育人
  • 1篇育人功能
  • 1篇灾害
  • 1篇证据理论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危险性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教育
  • 1篇媒体
  • 1篇教育
  • 1篇课程
  • 1篇课程考核
  • 1篇滑坡
  • 1篇滑坡危险性

机构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王朝阳
  • 2篇何青峰
  • 2篇王晓静
  • 1篇罗安湘
  • 1篇冯娟萍
  • 1篇马海勇
  • 1篇任秀
  • 1篇崔雪婷

传媒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陕北黄土窑洞灾害分类及成因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黄土窑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地下工程,研究其现状及灾害问题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及现实意义。以陕北大量的野外调查为基础,经后期的深入研究,归纳出黄土窑洞的灾害类型,并且分析探讨其内在原因,对陕北黄土窑洞的修建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游志浪王朝阳白健忠崔雪婷任秀
关键词:黄土窑洞地质灾害
证据理论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滑坡危险性评估是一个涉及众多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复杂工程,其评价方法很多,目前,各种评价方法都很难体现出滑坡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确定滑坡监测效果综合评估各指标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证据理论可以避免信息不完全、数据缺乏导致模型构造的困难,同时,也将专家经验知识考虑到模型中去。本文通过某滑坡实例应用,达到了较好的评价效果,为滑坡灾害的易发区划分和防治分区提供了依据。该方法能有效实现评价模糊语言的转化,符合人的思维方式,评估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目前该滑坡监测效果的真实水平。
燕建龙徐张建王朝阳王军
关键词:滑坡证据理论危险性
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的价值体现与创新途径——以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为例
2020年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概况,然后论述了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育人功能的价值体现,最后提出了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育人功能的创新途径。
王晓静何青峰王朝阳莫文毅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新媒体文化教育
构建“3+X”的大学课程平时成绩考核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平时成绩加上期终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最终成绩,这种评价模式是高校课程成绩评定中最常见的方式。平时成绩的科学考核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大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增强大学课程教学效果。本文尝试提出构建"3+X"的平时成绩考核机制,以促进大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王朝阳王晓静尚惠何青峰
关键词:课程考核
弧形构造带形成演化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为研究弧形构造带形成演化特征,以六盘山弧形构造带早古生代晚期形成的弧形构造为例,采用野外面地质调查、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弧形构造带形成规律进行区域块体应力定量化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受到青藏地块向北东向的推挤,北祁连地块也向北东向位移并推挤北祁连弧后盆地,北祁连弧后盆地被相对坚硬的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阻挡。早古生代晚期六盘山区域北东向挤压的构造应力是早期弧形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的古生代晚期的数值模型,进行构造应力与地质块体形变规律数值模拟计算,使地质模型处于平衡状态后获得x方向、y方向位移,在x方向的位移,计算结果显示六盘山区域范围内古生代地质块体向东最大位移约为向北最大位移的25%,位移向量的位移方向总体表现为向北东弧形突起的构造形态。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弧形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定量化分析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马海勇罗安湘王朝阳欧阳征健冯娟萍
关键词: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