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玮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试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加热对亚麻籽油中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加热过程会发生氧化和异构化,试验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亚麻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油温低于120℃加热不会对其中的脂肪酸造成显著影响(P>0.05);高于160℃时,随着温度升高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显著(P<0.05),到达240℃时,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由65.241 g/100 g降低到16.013 g/100 g;反油酸(C18:1t)相对含量增加至3.31%,反亚油酸(C18:2t)增加至4.58%,反亚麻酸(C18:3t)增加至29.01%。建议在日常烹饪过程中控制亚麻籽油的加热温度,保证营养健康。
- 李一凡王凤玲王玉玮肖瑶
- 关键词:亚麻籽油加热温度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气相色谱法
- 基于特征脂肪酸变化对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该实验采用近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相结合,通过对特征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开展快速鉴别花生油掺伪的研究。以花生油中掺入不同比例菜籽油、棉籽油及大豆油作为掺伪样品,气相色谱法测得掺伪油样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花生酸5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使用近红外光谱测定其R—H基团在1170、1205、1395、1415 nm特征峰波长的变化,利用Unscrambler 10.4软件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对脂肪酸含量与近红外光谱图峰位相拟合,建立一元回归线性方程。结果表明,掺伪花生油5种特征脂肪酸均有响应,棕榈酸对应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较好,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97,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14、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018。通过多种花生油进行验证,预测模型准确,对快速无损检测花生油具有重要意义。
- 孙超仁王凤玲王玉玮王雪青黄璜
- 关键词:花生油近红外光谱法偏最小二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