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玺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PML与LC3的相互作用研究
-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基因的发现源自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机制研究,PML与人类的维甲酸受体a(r...
- 胡传玺
- 关键词: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自噬
- FAM122A基因的小鼠体内生物学功能研究
- 胡传玺
- 间接免疫荧光法、线性免疫印迹法、化学发光法单项和联合检测抗核抗体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化学发光法(CLIA)单独和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ANA检测的患者4722例,其中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935例(AID组)、非AID患者3787例(非AID组)。采用IFA检测ANA,采用LIA、CLIA检测特异性ANA谱。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不同方法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方法诊断AID的效能。结果AID组IFA、LIA、CLI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5%、52.1%、44.8%,均高于非AID组(36.9%、20.1%、17.4%)(P<0.05)。IFA与LIA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09),IFA与CLIA的一致性差(Kappa=0.276)。在不同类型疾病患者中,AID患者的一致性最高(IFA与LIA、CLIA的kappa值分别为0.628、0.444),其他疾病类型患者的一致程度最低(IFA与LIA、CLIA的kappa值分别为0.120、0.194)。IFA、LIA、CLIA单项检测诊断AI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0.662、0.655。IFA和LIA并联、IFA和CLIA并联检测诊断AID的AUC分别为0.711、0.699,IFA和LIA串联、IFA和CLIA串联检测诊断AID的AUC分别为0.677、0.647。结论IFA与LIA、CLIA的一致性不高,且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更可能出现在非AID患者中。使用单项检测方法进行AID筛查时,应优先采用IFA检测ANA;若采用ANA和特异性ANA谱联合检测,以并联方式为宜。
- 胡传玺刘灵燕李漫
- 关键词: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自身免疫性疾病
- 高血压患者尿11-脱氢-血栓素B_(2)及血小板参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尿11-脱氢-血栓素B_(2)(11-DH-TXB_(2))及血小板参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29例,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分为无病变组(CIMT <0.9 mm)74例,斑块组(CIMT≥1.3 mm)155例。检测患者尿11-DH-TXB_(2)及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容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这些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斑块组患者HCY、11-DH-TXB_(2)、P-LCR、MPV、PDW水平均高于无病变组(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CIMT与尿11-DH-TXB_(2)、P-LCR、MPV、PDW及HCY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尿11-DH-TXB_(2)及血小板参数(P-LCR、MPV、PDW)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 沈雷芳金文青胡传玺
- 关键词:高血压血小板参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
- 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IPA)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0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筛查患者IPA感染情况,41例合并IPA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余49例作为无感染组,比较两组血清IL-10、IL-17、IL-23水平,分析其对IPA感染的诊断价值;并统计感染组死亡情况,分析血清IL-10、IL-17、IL-2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组IL-10水平低于无感染组(P<0.05),IL-17、IL-23水平高于无感染组(均P<0.05);血清IL-10、IL-17、IL-23及IL-10和IL-17联合、IL-10和IL-23联合、三项指标联合诊断COPD合并IPA感染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2、0.685、0.762、0.836、0.884、0.89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45%、45.24%,70.50%、52.60%,78.05%、71.43%,60.98%、93.88%,87.80%、77.55%,90.24%、83.50%。41例COPD合并IPA感染患者中,6例死亡,死亡者血清IL-10明显低于存活者,血清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均P<0.05),但Cox回归分析显示仅IL-17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合并IPA感染血清IL-10较低,IL-17、IL-23较高,其联合检测对于IPA感染的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临床价值较高。
- 胡传玺刘灵燕李漫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预后
- 上海市宝山区HPV基因分型的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率及其与年龄的关系,以及各亚型的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7709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27种HPV基因型,分析HPV感染的阳性率和年龄段的关系,及HPV亚型感染的分布特点。结果:7709例标本中HPV阳性1237例,感染率为16.05%,27种HPV亚型均有检出。其中高危型833例,感染率为10.81%,前5位高危型阳性HPV依次为HPV52、16、53、58、39;低危型254例,感染率为3.29%,前5位低危型HPV依次为HPV61、43、55、81、6。HPV感染人群主要分布在41~50岁和31~40岁年龄组,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37例HPV阳性标本中,以单基因型感染为主,双重感染次之,少数人群存在多重感染。结论:HPV以单一高危型感染为主,常见高危型为HPV52、16、53、58、39。41~50岁为感染高峰期。宫颈癌的筛查、防治以及疫苗的开发应用需同时考虑HPV基因分型和年龄因素。
- 刘灵燕郭竹英胡传玺耿朝晖梅虹钟政荣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感染率
- FAM122A基因的小鼠体内生物学功能研究
- 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是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参与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调控和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物学过程.PP2A磷酸酶活性的异常调变与多种疾病如:白血...
- 胡传玺
- 关键词:PP2A磷酸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