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嘉仪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单宁酶固态发酵培养基被引量:7
- 2015年
- 通过优化单宁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以期最大程度提高产酶活力。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重要性筛选,并确定可显著影响单宁酶活力的3种组分:麸皮、水及单宁酸。通过最速上升试验接近最大响应区域后,再经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发酵培养基最优组成确定为:麸皮9.23 g,水0.78 m L,单宁酸0.76 g,NH4NO31.20 g,Mn Cl20.024 g,Na Cl 0.004 g,Mg SO4·7H2O0.004 g,KH2PO40.004 g。在此条件下发酵单宁酶,酶活力达462.72 U/m L,与模型预测值467.57 U/m L非常接近。结果表明,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单宁酶固态发酵培养基非常有效。
- 张帅刘飞朱华伟农嘉仪林健辉曹庸
- 关键词:单宁酶发酵培养基PLACKETT-BURMAN设计响应面法
- 黑曲霉T3-5-1高活力单宁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用黑曲霉T3-5-1生产单宁酶,将粗酶液分别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和透析法初步纯化,结果表明,使用截留分子量12 kDa的透析袋对粗酶液透析后的比活力(3108.58 U/mg),高于硫酸铵沉淀法处理后的比活力(2939.38 U/mg)。然后对透析样品用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法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单宁酶,通过与单宁酶A及单宁酶B进行GPC色谱图比较发现,其分子量基本一致,但黑曲霉T3-5-1单宁酶的比活力(5304.78 U/mg),远高于单宁酶A(1788.15 U/mg)和单宁酶B(935.07 U/mg)的比活力。该单宁酶性质研究表明:其最适pH值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0℃,且其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当底物为没食子酸丙酯时,最大酶促反应速率Vmax为81.96μmol/(L·min),米氏常数Km为0.85 mmol/L。最后考察了该单宁酶的催化合成能力,结果表明,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该单宁酶可催化没食子酸和丙醇反应合成没食子酸丙酯。
- 张帅陈遂黄景晟林健辉农嘉仪朱华伟曹庸
- 关键词:单宁酶纯化酶学性质反胶束
- 虎杖中白藜芦醇生物转化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6
- 2012年
- 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白藜芦醇的前体物质白藜芦醇苷在虎杖中含量较高,可通过微生物转化成白藜芦醇。论文采用添加有白藜芦醇苷的固体培养基,从虎杖内筛选能将白藜芦醇苷转化成白藜芦醇的内生菌,然后对筛选到的菌种进行鉴定。通过菌种形态学、显微镜观察和18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结果显示该菌种为卡门培尔青霉(Penicilliumcamemberti)。
- 肖苏尧彭维李赟农嘉仪陈雪香赵力超曹庸
- 关键词:虎杖白藜芦醇生物转化菌种筛选
- 交联酶聚集体法制备单宁酶及固定化酶性质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交联酶聚集体法(cross-linked enzyme aggregates,CLEAs)是一种新型的无载体酶固定化方法。使用该法固定化黑曲霉产单宁酶,制备无载体固定化单宁酶(Cross-linkedenzyme aggregates-tannase,CLEAs-TA),并对其制备条件、结构特征、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单宁酶游离粗酶液在冰水浴中经80%的硫酸铵沉淀30min后,以1.5%戊二醛水溶液进行酶聚集体交联反应,可获得较高活性、较高稳定性的交联酶聚集体,酶活回收率达47.33%,对酯键水解作用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分别为50℃、4.5,与游离酶相比,表现更高的pH及温度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活力剩余32.86%,其良好的操作稳定性有利于没食子酸丙酯高效转化为没食子酸及广泛应用于水解茶饮料中单宁的反应。
- 农嘉仪李敏英叶剑威曹庸
- 关键词:单宁酶交联酶聚集体没食子酸丙酯
- 单宁酶性质、固定化及降解食材微量塑化剂研究
- 单宁酶,亦称单宁酯酰水解酶,是一类催化酯键水解的酶,可水解没食子酸单宁中的酯键和缩酚羧键,生成没食子酸和葡萄糖,由某些微生物在单宁酸诱导剂存在下合成的诱导酶。单宁酶在食品、饮料、饲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用于解决...
- 农嘉仪
- 关键词:单宁酶生物降解
- 均匀设计优化黑曲霉N5-5固态发酵生产单宁酶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均匀设计对黑曲霉N5-5固态发酵单宁酶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DPS软件设计出最优的混合因子水平均匀设计方案,然后利用SAS软件对均匀试验结果拟合构建合理的二次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二次回归模型显著,且发酵时间为单宁酶固态发酵工艺的显著影响因子。通过典型相关分析,证明该模型具有极大值点,最终求得极大值点即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80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1 mL。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产酶为477.74U/mL,接近模型预测最大值。
- 张帅朱华伟农嘉仪林健辉曹庸
- 关键词:单宁酶黑曲霉均匀设计固态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