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兴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新时期科技支撑四川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被引量:7
- 2022年
- 文章分析了四川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详细介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支撑四川粮食安全取得的成效,系统分析了四川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新形势下加快推动四川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设成渝现代种业产业创新中心、实施粮食科技高效转化工程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科技支撑四川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 刘振兴蔡臣贺红宇张鸿刘雅琴王自鹏
- 关键词:农业科技粮食安全
- 一种树木表皮施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树木表皮施药装置,包括贴设在树皮上的药液缓施部,所述药液缓施部外设置有保护袋,所述保护袋上连接有固定带。通过设置药液缓施部,可以大幅延长药液的施药时间,使药液以更长时间作用于树木的病害部位,通过设置保护...
- 李洪浩胡容平陈庆华范中菡刘振兴袁俊
- 文献传递
- 四川烟草有害生物普查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本研究系统调查研究了四川植烟区的病、虫、杂草种类,共发现病害j8种、害虫94种、杂草185种。其中,中国烟草病害(病原)新记录2种、害虫新记录2种;四川烟草病害(病原)新记录6种、害虫新记录13种;系统分析了烟草病毒病、黑胫病、青枯病和烟蚜的遗传多样性;明确了四川烟草黑胫病、青枯病生理小种类型及变异;国内首次对野火病菌和黑胫病菌等病原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明确了四川烟区病毒病等1o种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规律,建立了损失估计模型8个;研发出了烟草病毒病、黑胫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的关键检测技术;制定了烟草品种对烟蚜的抗性鉴定与评价方法;研发了TMV、CMV快速检测试纸条;研制出纳米生物农药6%烟碱微胶囊缓释剂和黑胫康[2015准字(1102)号]生物产品2个,筛选出高效桔抗菌株5个;提出了四川烟区主要有害生物治理对策,开发了四川烟草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针对不同生态区烟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体系4套,累计推广应用720.04万亩、挽回烟叶损失15.17万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0%以上,增收节支54.55亿元,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吴斌陈德鑫余祥文曾庆斌刘东阳杨洋刘旭刘虹伶刘振兴
- 关键词:有害生物治理综合防控技术烟草病害烟草病毒病
- 早熟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为有效拓宽油菜遗传背景,探明新型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西藏芥菜型油菜品种与西藏甘蓝型油菜藏油5号进行种间有性杂交,研究获得的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生育期、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1)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生育期102~125 d之间,平均119 d,生育期整体低于对照品种,呈现早熟的特点。(2)产量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千粒重大是参试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较对照品种较明显的特点,千粒重分布于2.74~5.42 g,36个品系的千粒重大于对照品种,其中XZ6、XZ21、XZ423个品系的千粒重大于5 g;参试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单株粒重分布于12.21~55.29 g,12个品系的单株粒重大于对照,其中XZ46、XZ47、XZ493个品系的单株粒重大于50 g,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3)品质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参试油菜品系含油量34.63%~51.50%,平均44.79%,其中有8个品系含油量超出了50%;油酸含量23.44%~69.52%,平均51.54%,13个品系超出对照,其中品系XZ11不仅表现含油量高,而且油酸含量也在65%以上,如果将其后代对油酸进行定向选育,有可能培育出油酸含量更高的品系。【结论】54个品系中发现了生育期短、千粒重大且产量性状优于甘蓝型亲本、含油量高于甘蓝型亲本、油酸含量高于65%、达到双低品质标准强于甘蓝型亲本。这些品系将为今后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优良的亲本资源。
- 宋丰萍程嘉庆刘振兴程志强程田田代欢宁友维蒙祖庆
- 关键词: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 四川省不同烟区蚜虫及蚜茧蜂生殖研究
- 2015年
- 采集凉山州、攀枝花市、泸州市、宜宾市、广元市、达州市、德阳市、云南省玉溪市烟叶产区烟田蚜虫和蚜茧蜂,室内进行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蚜虫优势种群为桃蚜(Myzuspersicae),蚜茧蜂优势种群为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对各烟叶产区烟蚜及烟蚜茧蜂进行生殖研究,结果显示:烟蚜产仔能力以泸州市、宜宾市及德阳市较强;烟蚜茧蜂成虫寿命以泸州市、宜宾市及达州市的较长;烟蚜茧蜂产卵量以泸州市、宜宾市及德阳市较大,其他各烟叶产区烟蚜及烟蚜茧蜂生长发育及生殖情况无明显差异。
- 敖玉枝吴斌袁娇陈思吉刘振兴
- 关键词:烟蚜烟蚜茧蜂
- 芥甘杂交创制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表型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背景,明确油菜新种质表型变异水平,筛选优异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创制新型甘蓝型油菜54个品系进行田间表型鉴定,分析其表型多样性水平及其性状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4%~99%,遗传多样性指数1.64~2.04;22个形态特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86。其中角果长度、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生育期、有效分枝高度、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等7个性状的多样性水平高于国内外已报道的其他甘蓝型油菜的多样性水平,表明芥甘种间杂交能够创制丰富的遗传变异,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背景。(2)主成分分析将44个表型性状转化为10个综合指标,其中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单株产量芥酸、亚油酸、油酸、蛋白质、含油量等与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是反映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特征的主要差异指标,表明通过这些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选择可获得目标品系。(3)受甘蓝型油菜定向选育的影响,本试验参试材料具有偏向甘蓝型油菜的表型特点;聚类分析综合44个表型性状将54个参试油菜品系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29个品系与甘蓝型油菜亲本聚为一类,代表了甘蓝型油菜亲本群;18个品系聚为一类,与甘蓝型油菜亲本类群距离较远,营养生长无优势,产量较低,综合性状较差;7个品系聚为一类,与甘蓝型油菜亲本类群距离较近,表现较强的营养生长优势和丰产特点,综合性状优良,可作进一步选育对象,为西藏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系的选育奠定种质基础。
- 宋丰萍程嘉庆刘振兴程志强程田田蒙祖庆
- 关键词:表型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