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钱塘江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水动力指示意义
- 河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是表征其物质来源、水动力环境、物质运移趋势等的重要信息,因此对研究陆源入海碎屑物质的产出、分布、搬运、沉积过程和机制有重要意义。在课题项目支持下,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3月、7月在钱塘江河口...
- 刘朝师育新戴雪荣吴紫阳席雅娟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水动力
- 曹娥江沉积物黏土矿物与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曹娥江位于钱塘江河口区,建河口大闸前受钱塘江涌潮影响,沉积作用与物质来源较复杂,建闸后则改变了河流原有沉积作用与物质来源。采用XRD和环境磁学分析,对曹娥江流域表层物质中的黏土矿物组合和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曹娥江干流沉积物来源。结果表明:表土与支流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和磁性参数特征相似,1.4nm黏土矿物以蛭石和1.4nm过渡矿物为主,χ、SIRM、HIRM和χARM值较高。干流不同河段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和磁性参数特征存在差异,上浦闸以上河段1.4nm黏土矿物以蛭石为主,4种磁性参数值较高,与表土、支流沉积物的值相近;新三江闸以下河段1.4nm黏土矿物以绿泥石为主,磁性参数值相对最低;上浦闸至新三江闸段1.4nm黏土矿物则以绿泥石+蛭石为主,磁性参数值介于前两者之间。物源分析结果显示,上浦闸以上河段干流沉积物来自于上游支流和流域表土,新三江闸以下河段干流沉积物主要为江外(长江口、杭州湾和钱塘江)物质,上浦闸至新三江闸段则兼有流域和江外两个区域物质,且江外物质对其影响更大。
- 何姗姗师育新戴雪荣许锐刘朝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
- 杭州湾潮滩沉积物黏土矿物空间差异与物源指示被引量:6
- 2016年
- 通过对杭州湾潮滩沉积物中主要黏土矿物成分及组合类型的研究,分析了杭州湾潮滩沉积物黏土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借助聚类分析等手段,同时结合杭州湾水动力特征,探讨了研究区黏土矿物的来源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湾潮滩表层沉积物主要为黏土质粉砂,其余为砂质粉砂。本区沉积物黏土矿物成分复杂,主要为伊利石,其次是高岭石和绿泥石;还有少量蒙皂石和蛭石及1.4 nm过渡矿物。根据其相对含量可分为3种组合类型:Ⅰ型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蛭石类—蒙皂石型,Ⅱ型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蛭石类型,Ⅲ型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皂石—蛭石类型。在空间上,北岸的蒙皂石和绿泥石平均含量高于南岸,而伊利石、高岭石和蛭石(含1.4 nm过渡矿物)平均含量则低于南岸。高潮滩和中潮滩黏土矿物对比,除了蒙皂石含量高潮滩大于中潮滩外,其他矿物含量均无明显规律。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的分布特征与水动力条件和物质来源密切相关,杭州湾北岸乍浦以东潮滩受潮流和长江沿岸流影响明显,沉积物主要为长江和东海源的;南岸由于曹娥江和甬江两条河流的注入,流域物质所占比例明显比北岸高。柱状岩芯样品中各黏土矿物含量自下而上的变化则反映了物源区风化强度的波动特征。
- 席雅娟师育新戴雪荣刘朝吴紫阳
- 关键词:潮滩沉积物黏土矿物
- 钱塘江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 本文以钱塘江河流沉积物特征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的沉积环境和物源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干流(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杭州湾)、支流(兰江、分水江、壶源江、渌渚江、浦阳江、曹娥江)以及邻近河流(甬江、长江口)的系统采样,运...
- 刘朝
- 关键词:钱塘江流域粒度环境磁学
- 钱塘江河口区不同河段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水动力的响应被引量:4
- 2016年
- 钱塘江河口区为典型的喇叭形强潮型河口,受径流、潮流和长江沿岸流及其挟带泥沙的影响,沉积动力环境较复杂.本文通过对钱塘江枯水大潮潮区界(芦茨)以下(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表层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分析了其沉积物类型和粒度组成在河口区不同河段和南、北岸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沉积动力环境.结果显示:钱塘江河口区表层沉积物以粉砂、粘土质粉砂为主;从上游至下游,三段沉积物粒度呈细-粗-细的空间变化特征,偏度相应表现为近对称-正偏、极正偏-正偏的特点,频率曲线峰型则具有多峰-高窄峰-矮窄峰的分布规律.其中,河口段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在强潮环境下,表层沉积物粒度最粗,分选性最好.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的南、北岸表层沉积物粒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北岸水动力相对南岸更强.Pejrup三角图分析表明,研究区水动力条件总体较强,其中河口段的水动力最强,不同河段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水动力强度有很好的响应.
- 刘朝师育新戴雪荣席雅娟
-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