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芳芳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政府
  • 2篇社会
  • 1篇新生代农民
  • 1篇新生代农民工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模式
  • 1篇政府购买
  • 1篇社会服务
  • 1篇社会工作
  • 1篇社会工作介入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身份认同危机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工
  • 1篇民工
  • 1篇居家养老
  • 1篇老年人心理

机构

  • 4篇中山职业技术...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4篇周芳芳
  • 1篇孙颖心

传媒

  • 1篇前沿
  • 1篇社会福利(实...
  • 1篇社会工作与管...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2022年
从养老模式和养老机构的性质两个维度综合比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研究员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分别从养老机构和社区家庭中各随机抽取2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机构组与居家组,机构组又分为公立养老机构和私立养老机构,对比在不同养老模式以及不同养老机构性质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分。结果 机构组和居家组在性格能力方面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居家组在认知、情绪、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机构组,居家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机构组(P<0.05);在机构养老模式中,私立养老机构组老年人的整体心理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公立养老机组。结论 不同养老模式会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性和社会关系带来不同的改变,这些改变会影响老年人对社会支持的感知,从而最终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机构养老模式下公立机构和私立机构也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同样的模型结构在不同养老模式、不同性质机构之中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路径系数,应从不同养老模式、不同性质机构角度出发,分别讨论相应的老年人心理健康优化策略。
周芳芳孙颖心
关键词:心理健康养老模式机构养老居家养老
多重制度逻辑变迁下社会服务评估的困境与超越——以Z市社会服务评估实践为例
2024年
社会服务评估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绩效考核方式,旨在优化社会服务质量。社会服务评估过程涉及多元行动主体,这些行动主体都处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有各自的制度逻辑,且都在发生变迁,因此制度逻辑及其变迁是文章分析的着眼点。研究发现,在多重制度逻辑变迁作用下,社会服务评估出现了自主性困境、公共性困境以及公信力困境。针对当前社会服务评估的困境,应思考如何推动社会服务评估自主性再生产,提升服务使用方的评估控制权,重塑各评估主体的公信力。
周芳芳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危机与社会工作介入的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进城务工年限不一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到其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身份认同较为模糊,从而产生身份认同危机。本文从一个双向的视角,一方面探讨造成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的各种宏微观因素,另一方面,以此作为切入点,反思现存的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基于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分别从个案辅导及朋辈支持层面、社区层面和政策倡导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危机进行介入。
周芳芳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
合作、冲突与调适:社工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4年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一方面给社工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社工组织的大部分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所以在服务方案以及具体的服务实施方面也要与政府的理念与要求契合,社工组织在专业自主性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牵制。文章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对社工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社工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依赖关系,这是政府与社工组织合作的基础。但由于体制惯性和政府选择的偏好,政府和社工组织的依赖是一种非对称的依赖。这种非对称性的依赖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社工组织与政府在互动关系上的地位不平等,造就了社工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困境。面对互动困境,社工组织往往通过组织自身的策略突破困境。
周芳芳
关键词:政府互动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