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康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石菖蒲鲜、干药材及其不同部位中挥发油,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比较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比较石菖蒲鲜、干药材及其根茎和叶中挥发油,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为该药材的加工和用药方式选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通过超声提取法提取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利用HPLC测定石菖蒲鲜品和干品根茎、叶中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流动相水-甲醇(65∶35),检测波长257 nm。根据样品处理条件折算出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质量分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石菖蒲经烘干处理后挥发油含量降低,根茎中挥发油的含量较叶中的含量高。β-细辛醚在鲜药材和干药材根茎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1%和1.70%,在鲜药材和干药材叶中质量分数分别为0.90%和0.75%。α-细辛醚在鲜药材和干药材根茎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3%和0.02%,在鲜药材和干药材叶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5%和0.04%。结论:石菖蒲干、鲜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差异较小,均适合药用;石菖蒲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不可忽视,考虑到叶在全草中占较大的比重,建议石菖蒲可以全草入药。
- 唐怡李健康刘校妃舒积成杨武亮袁金斌
- 关键词:挥发油Β-细辛醚Α-细辛醚
- 茯苓中去氢土莫酸和茯苓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建立茯苓中去氢土莫酸和茯苓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波长转换检测的RP-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75∶25),检测波长为0~5 min,241 nm(去氢土莫酸),5~16 min,210 nm(茯苓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结果去氢土莫酸和茯苓酸分别在25.5~255.0μg·ml-1(r=0.9999)和11.16~111.6μg·ml-1(r=0.9999),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4%(RSD=2.8%)、99.1%(RSD=2.9%)。结论 HPLC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合茯苓中去氢土莫酸和茯苓酸的含量测定。
- 刘校妃李健康唐怡黄群杨改红严志宏陈海芳袁金斌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茯苓去氢土莫酸茯苓酸
- 白参、红参和西洋参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比较白参、红参和西洋参脂溶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运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白参,红参和西洋参各鉴定出54、59和31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主要为脂肪酸类、酯类及醇类。结论:该方法快捷、可靠,同一方法条件下白参、红参和西洋参各自具有的特征性成分,可用于辅助区别白参、红参和西洋参,并为三者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刘校妃郝建尤唐怡李健康严志宏陈海芳袁金斌
- 关键词:西洋参气相色谱-质谱
- UPLC-MS/MS快速测定茯苓中去氢土莫酸和茯苓酸的含量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茯苓药材中茯苓酸和去氢土莫酸含量的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1.0 mmol·L-1乙酸铵(80∶20),流速0.3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5.0μL。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离子对分别为茯苓酸m/z 527.40/465.30,去氢土莫酸m/z 483.20/421.20。结果:茯苓酸和去氢土莫酸分别在26.2~524μg·L-1(r=0.999 8)和24.2~488μg·L-1(r=0.999 9)线性良好,分析时间为6 min,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RSD 1.2%)和99.8%(RSD 1.2%)。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灵敏,可作为茯苓酸和去氢土莫酸的一种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 李健康张敏刘校妃唐怡陈洋严志宏袁金斌
- 关键词:茯苓茯苓酸去氢土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