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泽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 现代性退避与回归理想的无奈
- 2017年
- 作家杨小凡在批判现实人性弱点基础上,以知识分子的传统目光观照当下社会个体的生存境遇,在悲悯与体恤之中,传承的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并上升到对家国命运的关注和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忧虑。在对生命个体的关怀与对复杂现实拷问的结合中,在对现实的批评和对理想的畅想中,流露的是知识分子对现实以及现代性的困惑和无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杨小凡选择了对现代性的逃避,但是这种逃避,设定的是难以实现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 李金泽
- 关键词:家国情怀
- 论文学中“两面人”的形象及审美意义
- 2020年
- 不论是中国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塑造的人物形象中都不乏“两面人”。文学中的“两面人”呈现出分裂的性格特征和矛盾的道德价值取向,成为文学警示世人的一种特殊喻象。文学通过塑造“两面人”形象既有丰富人物形象的效果,同时也在实现着文学对社会的道德教化功能,试图从反面为世人提供一种不可为的小人示范,劝诫世人追求君子人格和风范,以此来表达一种文学对生存价值的社会性思考,以及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性观照。
- 席思博李金泽
- 关键词:中国文学道德教化审美观照
- 论"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家的构建模式及社会意义
-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文学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和对政治的积极响应成为小说的主要价值功能;而在观照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文学更加重视书写基本的社会单位——家的建构。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革命性是衡量...
- 李金泽朱媛媛
- 关键词:农村题材小说革命性国家意志
- 论公文的文采美被引量:2
- 2017年
- 公文是一种展示集体权威的文体,在推崇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的同时,追求语言的文采。公文语言的文采是公文体现出来的韵味和风格,在语言的力度、词语色彩、文学化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体现出公文语言的文采美。揭示公文语言的文采美,对正确认识公文语言的本质特色、提高公文语言的审美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 李金泽
- 关键词:公文公文语言文采审美
- 论公文审美与公众文化心理的趋同被引量:1
- 2018年
- 公文作为处理社会公务的一种文体,也是公众文化的一种形式,其审美受约于公众文化心理,具有公众性的特点。公文审美是权力意志与公众文化趋同结合的审美。从公众个体化意向到权力意志集中汇聚,形成公众文化与权力意志的共同认知,便是公文审美的基本视点。公文审美与公众文化心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化解差异性以求得心理趋同,成为公文审美的价值追求。在审美价值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公文写作应尽量缩短与公众文化心理的偏离,并求得和谐。
- 李金泽
- 论皖北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被引量:4
- 2018年
- 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下,观照皖北农村体育文化生存现状,发现皖北农村体育文化传承不力,主要体现于:政府作为建设主体,组织农村体育活动较少;当地主要媒体对具体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宣传不足;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农村人口比例偏小,主要集中在部分中老年和儿童人群。分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费不足导致设施增建和维护不力;经济快速发展吸引村落体育参与主力外出;传统思想影响体育参与主动性。鉴此分析,提出对策:根据地方生态特点建立集中区,科学增建体育场地设施;激发村民参与运动的内驱力,有效输入运动技术;综合运动项目开展情况,铺设村间网状交流渠道;依据地域文化特点,复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需求为出发,创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
- 田章飞李金泽徐凯
- 关键词:皖北农村体育文化传承创新
- 论安徽五河民歌的美学特征被引量:1
- 2020年
- 流传于淮河中下游的五河民歌,以地方生产生活为创作基础,注入地方民歌小调的曲调和旋律,传唱出淮河流域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心声。五河民歌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曲调、旋律等艺术形式上,都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情怀,它轻快流畅,容易传唱。五河民歌已经成为淮河中下游民间文化的坚实的历史记忆,具有本土色彩和区域文化特色。在振兴乡村的当下,重温五河民歌艺术,体味民歌之中优美的词曲和旋律,对维系淳朴民风、建设美好乡村有着重要的建设意义。
- 汪璇李金泽
- 关键词:乡土情怀
- 品读写有机结合,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目标被引量:2
- 2022年
-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阅读、品味、练笔相结合的方法,是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刻品味语言的美感,迁移到学生自我写作实践之中,并通过写作实践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反促阅读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读写一体的教学目标。
- 邵锋李金泽
- 关键词:品味语言读写一体
- 传统与现代的错位及理想的迷失——论毕飞宇的《两瓶酒》
- 2021年
- 毕飞宇的短篇小说《两瓶酒》以酒隐喻人生,追述了父亲和巫叔两家人在社会转型期的生活遭遇和心灵伤痛,抒发了对底层群体卑微地位和悲屈生活遭遇的悲悯同情。小说以“我”为本位,揭示了年轻一代在人生理想和精神价值塑造中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背离,以及对父辈寄予希望的漠视,引发了对现代性视阈中底层精神世界裂变的理性思考和道德审视。小说以简洁的素描手法,试图从一个视角展示两代底层人不同的哀乐,突显了两代人之间价值理想的疏离,在淡然的叙述之中寄寓了悲凉的情感。
- 席思博李金泽
- 关键词:底层叙事
- 论文章以体制为先与公文文体特征
- 2023年
- “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难服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1]文章写作以体制为先,也以体制为本。中国古代文论重视文章立体成章,“体”成为文章结构内容的绳墨,也是文章内容组织的骨干和支撑。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既指文章话语类型(体制),也指文章的体裁类型(语体),还可以指称文章的风貌特征(体貌)。不论是写作文章还是欣赏文章,都要先从辨体开始,辨体确定的是文章基本格式和构思思路的价值特征和审美向度,辨体之后能够定体,定体之后能够明确写作思路和组织内容的方法顺序,从而使得写出的文章符合规则,符合欣赏文章的基本准则。
- 周景李金泽
- 关键词:写作思路中国古代文论风貌特征话语类型辨体文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