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思建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剩余寿命
  • 6篇压力容器
  • 4篇剩余寿命预测
  • 2篇裕度
  • 2篇安全裕度
  • 1篇压力管
  • 1篇压力管道
  • 1篇压力容器缺陷
  • 1篇在役压力容器
  • 1篇指纹
  • 1篇指纹法
  • 1篇寿命研究
  • 1篇受力
  • 1篇受力分析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双传感器
  • 1篇速率
  • 1篇驱动式
  • 1篇无缝
  • 1篇无损检测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工业职业...

作者

  • 10篇林思建
  • 7篇龙伟
  • 3篇田大庆
  • 3篇宋恩奎
  • 2篇徐磊
  • 1篇廖俊必
  • 1篇黄劼
  • 1篇宁朝阳
  • 1篇许斌
  • 1篇李金刚
  • 1篇黎佳
  • 1篇李俊国
  • 1篇徐崇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机械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表面技术
  • 1篇电气电子教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FSM无损检测的金属管道均匀腐蚀剩余寿命预测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预测均匀腐蚀下金属管道的剩余寿命。方法研究API579中对金属管道剩余寿命预测的方法,具体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缺陷。采用场指纹法(FSM)对直径为750 mm、壁厚为10 mm的金属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检测时随机选择15个不同的位置,每隔3个月检测一次,通过检测各个位置电极对之间电压值的变化量计算出管壁厚度的变化值。结果根据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随着时间推移,金属管道壁厚值逐渐减小,且减小的速率越来越快。腐蚀速率与运输介质、含氧量、金属管道材料、运输介质中的杂质有着密切关系,全面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金属管道腐蚀速率的规律。加入腐蚀速率影响因素的影响因子K,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探索性地提出了一种均匀腐蚀下金属管道剩余寿命Rlife预测的数学模型。结论在工程实际中,可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大量实时数据及运行过程中已经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金属管道在特定环境下的腐蚀规律,再通过该数学模型可对均匀腐蚀的金属管道进行寿命预测。
李金刚林思建龙伟徐磊
关键词:金属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数学模型
基于缺陷失效仿真路径压力容器的安全裕度与剩余寿命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针对目前难以准确获得压力容器缺陷裂纹临界值aN的状况,通过基于空气动力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的缺陷失效路径与失效速率的仿真系统,来寻找裂纹缺陷在安全临界域速率拐点及准确获取aN的临界值的计算方法。反映缺陷"安全裕度"的射线法或平行线法并不能反映缺陷真实的动态安全程度,而应该是沿着缺陷的失效路径来进行标定缺陷趋近安全临界线的距离,而这个距离真实反映了缺陷的剩余循环疲劳次数,进而建立一种全新的评估压力容器剩余寿命的理论判据。
龙伟宋恩奎林思建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评定安全裕度剩余寿命
基于灵敏度变化机理的双传感器称重系统在位标定方法被引量:1
2020年
称重系统传感器安装完成后,会由于传感器安装面的形位误差使得传感器受力面不一定水平,对于所承受的重力或出现偏载,灵敏度系数安装前后不再相同,一般需在位标定后方可使用。对于双传感器系统,由于各传感器安装情况不同,灵敏度系数不仅安装前后不同,而且彼此也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标定时加载重心位置有一定随机性,不能保证两传感器的平均受力,因而加载重量未知。偏载和加载位置随机性相互作用,使得双传感器系统灵敏度系数标定变得困难。目前,常用方法是在处理电路上附加电位器等元件,通过改变原信号放大倍数使各路灵敏度相同,然后再加载标准重量完成标定。该方法需改变原电路,可能带来未知的影响,而且对于集成型的处理电路难以实现。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传感器受力模型,通过受力分析明确偏载和重心位置变化对灵敏度系数的影响机理;推导了灵敏度标定算法,将双传感器系统灵敏度系数分解为耦合系数和转换系数两部分,标定时用同一标准重物在不同位置加载两次,即可完成在位标定,解决了双传感器系统灵敏度系数的标定问题,保证偏载情况下系统的测量精度。经实验验证,该方法不改变原测量电路和机械结构,标定后系统误差小于0.03%。
黄劼林思建黄婉舟李俊国
关键词:称重系统双传感器受力分析
CDIO模式下测控专业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被引量:5
2020年
本文在分析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要求,提出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项目驱动教学方式,说明了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关键点及具体措施,给出了具体实施案例,有助于解决实际教学中理论学习和工程应用难以兼顾的问题,旨在提高新工科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为社会培养具备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的人才。
许斌马江龙林思建
关键词:CDIO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
压力容器裂纹缺陷剩余寿命预测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压力容器所含缺陷安全程度这一问题,在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失效路径仿真与失效速率仿真的手段,以速率拐点为安全裕度终点,给出了一种预测裂纹缺陷剩余寿命的计算方法,并指出了剩余寿命的影响因素。该方法以国标GB/T 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为理论依据,沿着缺陷失效路径计算其剩余寿命,考虑了随着安全裕度的衰减失效速率的变化,运用积分方程和Pairs迭代公式,可以计算出裂纹缺陷在任何尺寸的动态安全裕度。
徐崇龙伟田大庆林思建
关键词:压力容器剩余寿命安全裕度
在役压力容器安全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的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鉴于压力容器应用的广泛性和使用中的重要地位,对其的安全评估犹显重要。阐述了对在役压力容器的安全评估的研究方法的发展演进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鉴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使用的高危险性及其重要作用,分析了核反应堆的安全评估的方法和国内外现状。压力容器剩余寿命预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鉴于以往国内外对压力容器的安全评估基本上偏重于失效机理和应用静态的评估方法进行评定,报道了四川大学制造学院提出的基于缺陷失效路径的动态安全裕度概念的在役压力容器剩余寿命预测新方法。
林思建龙伟田大庆宋恩奎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评估剩余寿命核反应堆
含点蚀缺陷金属压力管道剩余强度的无缝表征模型被引量:9
2013年
针对API-579标准中只能离散地评估给定的8种标准模态下含点蚀缺陷金属压力管道的剩余强度及其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了点蚀面积占有比的概念,分别建立了它与剩余强度因子和剩余壁厚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剩余强度的无缝表征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表征API-579标准中给定的8种标准模态下含点蚀缺陷的管道的剩余强度,还可以表征任意给定的介于这8种点蚀标准模态下管道的剩余强度以及评价其安全性。该模型为有效预测含点蚀缺陷管道动态剩余寿命提供了可能。
林思建龙伟田大庆廖俊必
关键词:剩余寿命
压力容器裂纹失效路径仿真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安全性评定理论,提出了失效路径理念,探寻了压力容器裂纹缺陷失效路径仿真平台开发思路,并利用VB编程语言完成了相关平台的开发。以某一穿透裂纹为例,通过设定裂纹不同的尺寸变化量和延迟时间,应用仿真平台得到了裂纹在失效评定图上评定点的变化轨迹,得到失效路径仿真曲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失效路径的仿真曲线为基础,为预测裂纹的临界尺寸所处的精确范围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黎佳宁朝阳林思建
关键词:压力容器仿真平台
基于裂纹失效路径的压力容器剩余寿命预测新方法被引量:7
2016年
裂纹的扩展行为研究是压力容器剩余寿命预测的关键与基础。针对目前难以准确预测压力容器表面裂纹剩余寿命的状况,通过建立压力容器表面裂纹的受力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出裂纹表面点与最深点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得到裂纹深度a与长度c的变化之比,运用压力容器仿真系统进行路径仿真与失效速率仿真,得到裂纹在安全区域的临界拐点及临界值aN。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表面裂纹的失效路径能够直观准确的表示裂纹的扩展规律,进行有效的剩余寿命预测。
徐磊龙伟林思建
关键词:压力容器剩余寿命
一种压力容器缺陷剩余寿命预测的新方法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基于空气动力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的缺陷失效路径与失效速率的仿真系统,来寻找裂纹缺陷在安全临界域速率拐点及a_N的临界值,进而建立一种全新的评估压力容器剩余寿命的理论判据.
宋恩奎龙伟林思建
关键词:压力容器剩余寿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