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敬轩

作品数:11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滑坡
  • 4篇石流
  • 4篇泥石
  • 4篇泥石流
  • 3篇地震
  • 3篇震区
  • 2篇动力响应
  • 2篇堰塞坝
  • 2篇预制
  • 2篇模拟装置
  • 2篇可调
  • 2篇溃坝
  • 2篇坝前
  • 1篇灯盏
  • 1篇地震触发
  • 1篇地震响应特征
  • 1篇地震灾区
  • 1篇电站
  • 1篇堆积体
  • 1篇堆积体边坡

机构

  • 1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 1篇四川省冶金地...

作者

  • 11篇梁敬轩
  • 10篇胡卸文
  • 5篇罗刚
  • 4篇韩玫
  • 3篇吴建利
  • 2篇顾成壮
  • 2篇金涛
  • 2篇马国涛
  • 2篇叶正晖
  • 2篇潘聪
  • 2篇方力
  • 1篇牛彦博
  • 1篇吕俊磊
  • 1篇林晋辉
  • 1篇魏来
  • 1篇洪美玲
  • 1篇王严

传媒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岩土力学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若干关键问题被引量:23
2016年
为解决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在地震灾区大部分泥石流沟实施的拦砂坝、排导槽等首期治理工程效果不佳、部分工程甚至失效的问题,根据松散物源启动量估算明显偏小、拦砂坝设计库容不够、排导槽过流断面偏小的状况,分析了地震灾区泥石流形成特点和暴发规律,针对持续性、大规模和群发性方面的估计不足,系统地进行了经验总结.通过2010和2013年两次特大型泥石流的勘查、设计和治理工程实践表明:震区泥石流在启动机理、堵塞溃决、持续时间、冲出规模等方面与一般泥石流相比存在很大区别,总结出以下经验:(1)合理确定泥石流堵溃系数及相应流量;(2)针对不同类型泥石流及保护对象提出有效的治理工程方案,例如拦挡、固坡、排导、停淤方法的合理组合和有效利用;(3)合理分配拦砂坝的有效高度及数量;(4)合理选用坝体结构类型,例如实体坝、缝隙坝和梳齿坝.上述经验在绵竹县清平文家沟、汶川县红椿沟、七盘沟、桃关沟和宝兴县冷木沟特大型泥石流的勘查、设计及治理工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应用验证,并取得了成功.
胡卸文韩玫梁敬轩王严洪美玲
关键词:震区泥石流
四川省南江县下两中学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4
2015年
巴中市南江县下两中学老滑坡由于强降雨作用出现大量拉裂缝和局部垮塌,通过对滑坡的区域环境和地质条件调查,结合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变形发育特征,分析了滑坡的地质成因机制。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评价了滑坡稳定性,并应用FLAC3D有限元软件模拟了滑坡在暴雨工况下的破坏模式。研究成果表明,工程建设开挖是导致滑坡复活的根本原因;滑坡前期两次强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但在暴雨条件下为欠稳定,其变形破坏模式为牵引式。
吕俊磊胡卸文顾成壮罗刚梁敬轩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
汶川震区桃关沟2013-07-10泥石流成灾机理被引量:21
2015年
针对2013年7月10日持续强降雨导致汶川震区桃关沟暴发特大型泥石流,通过现场勘查和试验,分析了桃关沟泥石流暴发的物源、降雨和地形条件,研究了泥石流的起动、流通和堆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对沟域内岩土体的震动破坏是震后泥石流频繁暴发的根源,其成灾机理体现出崩滑物源、坡面物源和沟道物源三者的启动及相互叠加,从发展趋势看,桃关沟泥石流正处于高频发育阶段,仍存在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
胡卸文韩玫梁敬轩潘聪方力吴建利
关键词:泥石流降雨
紫坪铺水库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形机理研究
我国是一个滑坡灾害极为频繁的国家,而地震诱发的滑坡由于其发生的集中程度高、分布密度大、斜坡动力条件复杂等特点,从而具有更强的致灾能力。众多学者对地震滑坡进行了研究,但大多针对的是一些热点问题,如高速远程滑坡、高速滑坡碎屑...
梁敬轩
关键词:紫坪铺水电站变形破坏机理动力响应
文献传递
可调多功能滑坡堵江及堰塞坝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多功能滑坡堵江及堰塞坝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涉及滑坡模型模拟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模型箱、模型驱动机构、滑坡模拟机构和堰塞模拟机构;所述模型箱设置在滑坡模拟机构顶端,所述堰塞模拟机构设置在滑...
罗刚马国涛梁敬轩付建康胡卸文金涛
文献传递
基于CFX的江口沟泥石流危险区范围预测模拟被引量:20
2016年
拟建猴子岩水电站移民安置点位于江口沟泥石流堆积扇上,通过现场调查泥石流形成条件和运动特征,获得了1958年发生的50 a一遇泥石流危险区范围,根据雨洪法计算确定了泥石流的相关运动学参数。使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CFX软件,选择Bingham流变模型对江口沟泥石流流动过程的液面分布情况和速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出了泥石流危险区范围和速度场分布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江口沟50 a一遇泥石流流过堆积区的平均速度为5.76 m/s,其中最大速度为13.59 m/s。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的危险范围较1958年扩大,是因为早期泥石流堆积物将原有地面特别是沟道附近地面抬高,使得现状条件下泥石流更容易向两侧漫流泛滥而扩大。上述结果为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及危险区范围划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卸文刁仁辉梁敬轩罗刚魏来
关键词:泥石流危险区数值模拟
芦山地震触发大岩崩滑坡-碎屑流特征与运动过程被引量:11
2013年
"4·20"芦山强烈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以崩塌、落石为主,滑坡较不发育,且规模小.但在天全县老场乡大庙村大岩崩却形成了地震灾区唯一一处大规模滑坡:在地震作用下,沿大岩崩单薄山脊两侧各约35.2万和42.0万m3的强风化白云质灰岩岩体高位、高速滑出,分别沿两侧高速运动,左、右侧沿途分别滑行约504和740 m后与各自主沟道形成撞击爬坡,在春尖窝沟左岸和干沟头主沟右岸爬高分别约35和26 m.随后又各自顺沟而下(沿春尖窝沟滑行763 m,沿干沟头沟滑行409 m),并在干沟头沟撞击点下游409 m处交汇,交汇后由于坡道较缓运动约223 m后停止,在主沟和春尖窝沟各形成8 000和600 m3的小堰塞湖,沿沟因无保护对象而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在对滑坡现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测绘、勘探等手段,对大岩崩滑坡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滑坡发生及成灾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滑源区陡峭单薄山脊的地形条件、风化破碎的白云质灰岩岩体和有利的结构面组合是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芦山7.0级地震对滑源区的震动效应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
胡卸文顾成壮牛彦博梁敬轩潘聪吴建利林晋辉陈定材
大型堆积体边坡基-覆界面及坡面动态响应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地震动力作用下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基-覆界面及坡面倾角对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水平向振动荷载作用下包含不同倾角的基-覆界面和坡面的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堆积体边坡的破坏模式由基-覆界面及坡面倾角共同控制,当基-覆界面倾角在一定范围内(<15°)时边坡只发生浅表部局部滑塌破坏,不会发生沿基-覆界面的整体下滑;随着基-覆界面倾角的增大,边坡破坏形式由局部滑塌逐渐转变为以整体下滑为主;坡面坡度控制着边坡局部滑塌的范围。
梁敬轩胡卸文叶正晖罗刚刁仁辉马洪生
关键词:堆积体边坡地震动力响应
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被引量:3
2016年
为探究"5·12"汶川地震中几乎所有大型古滑坡堆积体均保持整体稳定,只在局部坡度较陡及陡缓交界处发生滑塌的变形机制,以紫坪铺水利枢纽坝前左岸灯盏坪大型古滑坡堆积体为例,通过现场深孔监测资料及室内数值模拟分析了堆积体地震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灯盏坪古滑坡堆积体位移最大值出现于地表坡缘处,达150 mm;地震主要影响堆积体剪应力分布,造成灯盏坪前缘下部软化带内剪应力集中;基覆界面及微地貌是控制古滑坡体地震变形破坏模式的主导因素,并非所有古滑坡体均会被地震诱发整体复活,灯盏坪堆积体总体地形坡度为20°左右,基覆界面倾角为13°左右,地震不会触发其整体失稳,只在局部地形陡缓交界处及转折端发生变形破坏.
梁敬轩胡卸文韩玫方力吴建利叶正晖
关键词:应力应变分析变形破坏机制
基于优化组合赋权法的都汶高速沿线泥石流危险度评价被引量:9
2015年
2013-07-10,持续强降雨导致汶川地震灾区都(江堰)汶(川)高速公路沿线的桃关沟、七盘沟等多处暴发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简称"7·10"灾害),大量泥沙冲毁或淤埋民居、工厂厂房和都汶高速公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为了科学评价泥石流危害性,对"7·10"暴发的9条典型泥石流沟选取流域面积、流域切割密度、一次冲出规模、沟道纵坡坡降、流域内物源动储量、年平均降雨量、堵塞系数等7个影响因子,分别根据灰色关联度法、熵值法和二项系数法得出各自权重值,然后采用优化组合赋权法推算出各影响因子的组合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建立危险性评价数学模型,计算出各沟危险度,结果显示与泥石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吻合。
韩玫胡卸文梁敬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