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胃苏颗粒
  • 1篇滴丸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制粒
  • 1篇制粒工艺
  • 1篇湿法制粒
  • 1篇通窍
  • 1篇作用靶点
  • 1篇柚皮
  • 1篇柚皮苷
  • 1篇网络药理学
  • 1篇新橙皮苷
  • 1篇流化
  • 1篇流化床
  • 1篇黄酮
  • 1篇黄酮苷
  • 1篇过敏性鼻

机构

  • 2篇扬子江药业集...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扬子江药业集...

作者

  • 3篇赵倩
  • 2篇李银
  • 1篇薛佳
  • 1篇顾雪梅
  • 1篇郑劼
  • 1篇杨佳静
  • 1篇洪敏
  • 1篇张欣
  • 1篇唐鹏
  • 1篇杨云松
  • 1篇李伟欣
  • 1篇葛晓磊
  • 1篇董晓弟

传媒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食品与药品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胃苏颗粒流化床制粒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考察胃苏颗粒流化床制粒工艺的可行性。方法以颗粒得率、水分和生产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流化床制粒过程的因素进行优化,并与湿法制粒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流化床制粒优选的工艺为:浸膏相对密度1.15、进风温度45~50℃、雾化压力1.0 bar、料液流量15ml·min^(-1);与湿法制粒相比,流化床制粒可提高产品质量。结论胃苏颗粒流化床制粒的工艺可行,可为大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杨佳静杨云松李银薛佳顾雪梅唐鹏赵倩
关键词:胃苏颗粒正交试验湿法制粒
RP-HPLC同时测定胃苏颗粒中间体中3种黄酮苷的含量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胃苏颗粒中间体中黄酮类成分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17nm。结果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线性范围分别为1.58-189.55gg/mL(r=1.0000),0.37-44.57μg/mL(r=1.0000)和0.41~48.72μg/mL(r=1.0000);加样回收率在99.42%-108.16%范围内,RSD≤2.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胃苏颗粒中间体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葛晓磊张欣李伟欣赵倩董晓弟李银
关键词:胃苏颗粒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
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探讨散风通窍滴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靶点及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筛选散风通窍滴丸(SFTQ)活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SFTQ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TCMSP和TTD数据库筛选AR相关治疗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SFTQ活性成分-AR疾病靶点网络,预测潜在靶点。采用Davidv 6.8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AR小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的SFTQ进行激发期干预,通过行为学、病理切片HE染色、外周血EOS、IgE水平及颈部淋巴结中ILC2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出42个活性成分,16个潜在靶点。KEGG富集分析得到18条潜在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体内实验表明,SFTQ能显著减少AR小鼠喷嚏和挠鼻次数,减轻黏膜增厚程度,减少外周血中EOS,降低血清中IgE水平,同时能显著减少颈部淋巴结中ILC2的数量。结论运用系统药理学方法,揭示了SFTQ治疗AR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SFTQ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可能的靶点和有效成分,为更全面地认识及应用该方奠定了基础。
孙淑娴顾晓群钱佩瑶余雪瑞郑劼郑劼赵倩洪敏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网络药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