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波
- 作品数:5 被引量:11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水产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集鱼灯灯光分布及茎柔鱼钓捕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根据2006年4—6月我国鱿钓船在智利外海茎柔鱼渔场实际测定的灯光分布和生产统计资料,对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的光照度分布及其钓捕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经测定分析和模型拟合,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的灯光衰减曲线符合指数模型,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的衰减系数分别为0.1998和0.6353。在180盏×2kW金属卤化物灯情况下,在距船舷2m的垂直断面,其水深5m内的光照度多在100lx以上,10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18m水层左右,0.01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40m水层附近。在30盏×500w高压钠灯情况下,在距船舷2m的垂直断面,其海面的平均光照度为10lx左右,0.01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20m水层附近。以一些头足类的适宜光照度0.01~10lx估算,30盏×500w高压钠灯适宜照度的水体体积仅为180盏×2kW金属卤化物灯的1/8左右。研究还表明,钓捕茎柔鱼时的金属卤化物灯适宜总功率为260—274kW。
- 钱卫国陈新军郑波
- 关键词:集鱼灯茎柔鱼
- 智利外海茎柔鱼渔获率及钓捕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根据2006年4-6月我国鱿钓船对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茎柔鱼资源探捕,对捕捞产量及其钓捕技术进行了分析。探捕期间,其产量以手钓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8%。试验表明,八角型手钓钩的脱钩率为6.5%-19.5%,平均为13.2%。船体后部和前部的手钓脱钩率较高,中部较低。机钓脱钩率为20.7%-46.2%,平均为32.9%。茎柔鱼对机钓钩的颜色具有选择性,其中荧白色机钓钩的钓获率为最高,其次为绿色,橙色为最低。集鱼灯为金属卤化物灯时(2kW×180盏),八角型手钓钩的钓捕产量比四角型手钓钩高0.5倍;凌晨02:00-03:30时采用高压钠灯时(30盏×500W),四角型手钓钩反过来比八角型手钓钩高0.35倍。
- 钱卫国陈新军郑波
- 关键词:茎柔鱼钓捕技术智利外海集鱼灯
- 智利外海茎柔鱼资源密度分布与渔场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4
- 2008年
- 根据2006年4—6月我国鱿钓船对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茎柔鱼探捕所获资料,采用效能比方法,对茎柔鱼资源密度指标CPUE值进行了估算。分析表明,整个探捕海域均有茎柔鱼分布,且资源密度较高,但不同区域资源密度有所差异。南部区域(78°30′~84°W,37°30’~41°S),CPUE范围为0.4~10.3尾/线·h,平均2.8肜线·h,高CPUE(5.0尾/线·h以上)区域分布在79°-79°30’W、40°~40°30’S附近。北部区域(76°~78°W,28°~30°S),CPUE范围为1.0—5.6尾/线·h,平均3.1尾/线·h,高CPUE(5.0尾/线·h以上)区域分布在28°30’S、77°W附近。南部和北部区域的温盐结构差异显著,南部区域各层的水温和盐度均低于北部区域相应水层。经分析,南部区域CPUE与上层(25~75m)水温和深水层(300~325m)盐度的关系较为密切,北部区域CPUE与深层水温(150—250m)和盐度的关系较为密切。
- 钱卫国陈新军郑波刘必林
- 关键词:茎柔鱼资源密度盐度智利外海
-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鲣鱼资源的时空分布被引量:24
- 2007年
- 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及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4.0对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鲣鱼资源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年间中西太平洋鲣鱼产量的空间分布可归为3类:1990、1991、1995和1996年的为第一类,鲣鱼产量的主要分布区位于西部海域;1998、1999和2001年的为第二类,鲣鱼产量的主要分布区比第一类偏东20个经度;1992、1993、1994、1997和2000年的为第三类.鲣鱼产量的主要分布区的范围比前两类广。单位捕捞努力量的鲣鱼渔获量高分布区与产量空间分布区基本相似。灰色关联度的分析表明,12年中,1998、2000、1994、1995和1999年5年的鲣鱼资源丰度较高,1990、1991、1997和2001年4年的鲣鱼资源丰度较低,1996、1992和1993年3年的鲣鱼资源丰度处于中等水平。
- 陈新军郑波
- 关键词:金枪鱼围网灰色关联分析中西太平洋
- GLM和GAM模型研究东黄海鲐资源渔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6
- 2008年
- 鲐是我国近海重要中上层鱼类,研究其资源变动、渔场分布与时空、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根据1998-2004年我国东黄海大型鲐围网渔业的生产统计和时间、空间、表温、表层盐度、表温梯度、表温的月差异等环境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和广义线性模型(GLM)对鲐资源丰度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部海域,作业渔场集中在122.5°E^124°E、26.5°N^28°N,适宜表温26.5~30℃,适宜表层盐度33.3~34.3,并明显集中在锋区周边海域;在北部海域,作业渔场集中在122.5°E^125.5°E、33°N^37.5°N,适宜表温15~20℃,适宜表层盐度31.3~32.3,集中在冷水区边缘海域。相对资源密度指数大于0.5的海域为122°30′E^124°30′E、26°30′N^28°N,122°30′E^125°30′E、33°N^34°30′N和124°E^125°E、34°30′N^37°N。研究认为,南北不同海域鲐分布的适宜表温和表层盐度差异明显。影响鲐资源丰度的环境因子重要性依次为时间、空间和海洋环境。
- 郑波陈新军李纲
- 关键词:广义线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