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二十碳五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产菌的筛选被引量:34
- 2000年
- 刘吉华袁生戴传超
-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菌种选育发酵
- 菌种储藏对一株头孢霉菌产DHA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将一株头孢霉菌 (Cep halosporium.sp.)斜面菌种分别在 2 0 ,4和 - 2 0℃三种温度存放 0~ 2 5d,将菌种分别经活化和不活化后转接入液体 PDA 培养基中发酵 ,发现 DHA(Docosahexaenoic acid,2 2∶ 6 )产量和储藏时间、储藏温度、发酵前菌种是否转接活化有关系 .在- 2 0℃储藏的菌种 ,DHA最高产量可达 2 7.86 mg/ L ,此时每克干菌丝中 DHA含量为 4 .2 6 mg,生物量为 6 .54g/ L;在 4℃储藏的菌种 ,其 DHA产量最高可达 2 4 .58mg/ L,此时每克干菌丝中DHA含量为 3.77mg,生物量为 6 .52 g/ L;在 2 0℃储藏的菌种 ,其 DHA产量达到最大 ,为 6 6 .91mg/ L ,每克干菌丝中 DHA可达 10 .57mg,生物量达 6 .33g/ L .
- 戴传超袁生幸定坤刘吉华李霞
- 关键词:DHA发酵二十二碳六烯酸
- 真苏发酵生产EPA、DHA和GIA的研究
- 袁生戴传超刘吉华董宏平刘贵友蒋洁蓉史央
- EPA、DHA和GLA是十分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多种生理功能。用真菌发酵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国际上研究热之一。在江苏省青年基金的资助下,该课题组通过大量筛选工作,共获得10株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菌株。其中发现轮梗霉属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发酵真菌
- 产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真菌的筛选被引量:42
- 2000年
-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丝状真菌,菌丝含油21.23%,DHA占总脂肪酸2.51%;同时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占总脂肪酸的0.41%;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0%。经鉴定为头孢霉属(Caphalosporiumsp.)真菌。同时发现两株菌含EPA,经鉴定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sp.)和毛霉(Mucorsp.)。在这几个属中发现DHA和EPA尚属首次。头孢霉菌DHA产量及百分含量和斜面菌种在不同温度下储藏有关。菌种在20℃储藏10天,在液体PDA培养基上发酵,DHA可占总脂肪酸11.27%,产量达63.35mg/L。
- 戴传超袁生刘吉华李霞
-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
- 真菌菌丝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检测被引量:10
- 1999年
- 用一种新型气相气谱仪检测脂肪酸成分,对菌丝油脂甲酯化方法进行改进,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该方法变异系数为5.22%,得率为92.74%。
- 戴传超袁生刘吉华林玲李霞乔海俊
- 关键词:脂肪酸气相色谱菌种筛选
- DHA和EPA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被引量:49
- 1998年
- 综述了DHA和EPA的分布、生理功能及应用;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 戴传超袁生刘吉华
- 关键词:DHAEPA生理功能
- 培养条件对头孢霉菌丝体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1年
- 研究了头孢霉 (Cephalosporiumsp .)菌丝体最大生产力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积累的条件。菌丝体最适培养条件为 :麦芽糖 60 g/L、KNO33g/L、起始 pH为 6 0、50 0mL三角瓶装 1 0 0mL培养基、接种 2 5%、2 5℃培养 1 0d则菌丝体达到最大干重。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积累的最适条件为 :葡萄糖 1 0~ 2 0 g/L、(NH4) 2 SO4或NH4Cl 3g/L、培养基起始 pH为 4 0、50 0mL三角瓶装 1 0 0mL培养基、接种 1 0 %~ 2 0 %、1 0℃下照光培养。因此 ,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可采用不同条件分段掌握的技术原则。同时提出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和积累途径中油酸 (1 8∶1 )向亚油酸 (1 8∶2 )的转化是关键 ,为进一步探索最适培养条件和关键酶的调节提供依据。
- 戴传超袁生李霞刘吉华幸定坤陆玲
- 关键词:头孢霉菌丝体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 影响真菌发酵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条件被引量:29
- 1997年
- 刘吉华袁生戴传超
- 关键词:发酵微生物真菌发酵过程不饱和脂肪酸
- 轮枝霉(Diasporangiumsp.)产生EPA、AA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 2000年
- 对本实验室分离的轮枝霉 (Diasporangiumsp )发酵产生含EPA、A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条件 ,如碳源种类、氮源种类、pH、菌种的接种量和种龄、培养温度、通气量进行了研究 ,摇瓶发酵结果表明 ,以玉米粉和葡萄糖混合作为碳源能获得最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产量 ;有机氮源有利于菌丝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 ;低温有利于菌丝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 ,发酵接种量宜大 ;pH对菌丝生物量、EPA和AA的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发酵培养 6d后菌丝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在初步优化培养条件下 ,EPA、AA分别达到 2 5 3 7mg/L和 5 49 8mg/L。
- 刘吉华袁生戴传超
- 关键词:发酵菌株脂肪酸EPAAA
- 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碳四烯酸(AA)产生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 刘吉华
- 关键词: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