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娟娟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测井
  • 2篇物源体系
  • 2篇储层
  • 1篇道集
  • 1篇低阻
  • 1篇低阻油层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反演
  • 1篇定年
  • 1篇盐丘
  • 1篇盐下
  • 1篇油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意义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约束反演
  • 1篇沙三段
  • 1篇水西沟群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刘娟娟
  • 3篇张兆辉
  • 2篇李双文
  • 2篇高楚桥
  • 2篇张晶
  • 1篇吴青鹏
  • 1篇赵玉合
  • 1篇苏勤
  • 1篇杨子玉
  • 1篇姚军
  • 1篇寇龙江
  • 1篇雍运动
  • 1篇魏立花
  • 1篇蔡刚
  • 1篇袁淑琴
  • 1篇徐丽
  • 1篇邸俊
  • 1篇郝彬
  • 1篇杨帆

传媒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吐鲁番坳陷侏罗系物源体系变迁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为明确吐鲁番坳陷侏罗系物源体系特征,基于重矿物特征、砂岩碎屑组分、元素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测年等物证,从不同角度对坳陷中东部的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中下侏罗统存在南、北2个物源区,坳陷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主物源体系存在明显差异.物源的变迁控制着沉积体系的演化,北部山前掩伏带为找油新领域.研究结果表明:水西沟群沉积早中期,轻、重矿物及源岩判别图解(La-Th,La/Yb-ΣREE等)显示的物源方向一致,坳陷北部碎屑锆石显示2组年龄峰值,主峰值为(297±2)Ma,次峰值为(427±4)Ma,对应于2期构造热事件,与南缘觉罗塔格山具有良好的亲缘性.受南缘长物源控制,坳陷发育北西-南东向展布的远源、长轴三角洲沉积体系,北部博格达地区为汇水沉积区,V/V+Ni,V/Cr,Ni/Co等泥岩地化指标表明古水介质为还原环境,有利于油气的形成.在水西沟晚期和三间房沉积期,重矿物和碎屑成分具有明显分区性,坳陷北部物源和沉积环境均具有近源沉积的特征,主物源来自博格达山,表明水西沟晚期是博格达山再次隆升的初始时间.
张晶郝彬郝彬李双文魏立花刘娟娟吴青鹏
关键词:博格达山物源体系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水西沟群
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物源体系及聚砂规律被引量:3
2015年
物源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油气勘探的焦点。在综合分析沉积期古地貌及沟谷展布特征、地震属性特征、碎屑颗粒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砂体展布特征等资料基础上,探讨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体系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歧南低斜坡沙三段存在3大物源体系,其中,西部歧南水道物源体系延伸距离远,波及范围大,控制了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砂体的形成与分布。进一步研究表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受歧南水道主物源体系控制,低斜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分布具"埕宁隆起物源供砂,歧南水道沟槽输砂,物源体系-坡折带联合控砂"的内在机制。物源方向的确定对研究沉积体系展布、砂体分布及有利勘探区预测具重要意义。
张晶李双文袁淑琴冀虎山刘娟娟
关键词:歧口凹陷沙三段物源体系
红岗北地区泉四段低阻油层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低阻主控因素分析是低阻油层评价的关键。利用测井资料、各种试验资料,结合试油成果,详细分析了红岗北地区低电阻油层成因机理,认为孔隙度、粘土矿物含量和成分、粒度中值、孔隙结构特征是形成该区低阻油层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低阻油层评价技术应用效果显著,为该区低阻油气层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张兆辉高楚桥刘娟娟
关键词:测井资料低阻油层
波阻抗反演在埕海斜坡区二叠系储层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大港油田埕海斜坡区二叠系地质条件复杂,储层厚薄不一,物性变化大,要搞清该区储层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仅使用单一的常规反演方法存在困难。因此,在对重新处理的埕海潜山单片三维叠前时间偏移资料精细解释后,针对二叠系在测井约束反演的基础上进行采样点数据统计法及多种地震属性提取技术的联合应用,完成二叠系3个砂组的储层预测,结果使储层的可辨识性与反演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波阻抗反演作为储层预测的一种核心技术,将其结合采样点数据统计法并综合多种属性资料分析预测砂体分布及厚度的方法,在埕海斜坡区隐蔽油藏的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显著的地质效果。
蔡刚姚军张兆辉刘娟娟邸俊杨子玉杨帆
关键词:地震反演层位标定测井约束反演
盐下地震网格层析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
滨里海盆地在二叠系发育巨厚盐丘,由于高速盐岩厚度的剧烈变化导致盐下地震资料成像困难、构造形态畸变等。如何消除盐丘速度的影响,恢复盐下的真实构造形态是该区油气勘探急需解决的难题。陆上盐丘区盐下速度与围岩地层差异较大,且厚度...
寇龙江苏勤雍运动赵玉合刘娟娟
关键词:盐丘层控
文献传递
基于地层组分分析的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火山岩、碳酸盐岩、致密砂岩等非均质性极强的储层孔隙度计算这一关键问题,提出基于地层组分分析的孔隙度计算方法。充分利用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谱(ECS)测井等资料,优选出对待求地层组分敏感的测井系列,利用理论值法与交会图法确定出待求地层组分的理论测井响应值。该文根据地层组分分析原理联立方程组,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方程组以获得地层组分的相对体积含量,进而准确确定出孔隙度。该计算方法在三塘湖盆地A研究区火山岩储层评价中取得了理想效果,并为其他非常规储层孔隙度的计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张兆辉高楚桥刘娟娟
关键词:测井曲线孔隙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