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勇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CR
  • 1篇等温线
  • 1篇多孔
  • 1篇多孔材料
  • 1篇一氧化碳
  • 1篇吸附等温线
  • 1篇吸附剂
  • 1篇聚乙烯亚胺
  • 1篇孔材料
  • 1篇加和法
  • 1篇甲烷
  • 1篇改性
  • 1篇CH
  • 1篇CL
  • 1篇CO
  • 1篇CU
  • 1篇CUCL

机构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马正飞
  • 3篇段龙
  • 3篇吕勇
  • 2篇黄艳芳

传媒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天然气化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分吸附加和法计算多孔材料的吸附特性
2017年
采用微分吸附加和法对4种具有代表性和独特孔结构的多孔材料MIL-101、活性炭、SBA-15和Na X分子筛的N2吸附等温线的一阶导数进行拟合。吸附位点方程采用带有吸附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Dubinin-Asthakov(DA)、Langmuir和Brunauer-Emmett-Teller(BET)方程。结果表明:微分吸附加和法求取的比表面积和BET、I点法一致。与BET理论相比,该方法考虑了多孔材料表面位点不均匀、吸附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等因素。拟合结果揭示多孔材料表面存在不同的吸附区域,每个吸附区域存在吸附质与吸附剂作用力不同的吸附位点,而且吸附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忽略。此外拟合结果也揭示了导数拟合可以作为对普通吸附等温线的新的拟合途径。
杨魁智黄艳芳吕勇段龙马正飞
关键词:多孔材料吸附等温线
聚乙烯亚胺改性MIL-101(Cr)及其吸附分离CH_4/CO_2特性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浸渍法将聚乙烯亚胺(PEI)负载到MIL-101(Cr)上。采用X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分析仪(TG)和N_2吸附-脱附对改性MIL-101(Cr)吸附剂进行表征。测试改性MIL-101(Cr)吸附剂在101.3 k Pa、25℃条件下对CO_2和CH_4的吸附量,分析PEI负载量和CO_2吸附量与改性MIL-101(Cr)吸附剂的孔径、孔容、比表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MIL-101(Cr)相比,PEI负载量为3.0 mmol的改性MIL-101(Cr)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量由74.6 cm3/g提升到114.3 cm^3/g,对CH_4的吸附量由11.8 cm^3/g降至8.0 cm^3/g,改性MIL-101(Cr)吸附剂大大提高了CO_2/CH_4的分离性能。改性MIL-101(Cr)吸附剂在80℃、533.12 Pa条件下处理即可完全脱附再生,循环5次对CO_2的吸附性能基本不变。
吕勇杨魁智段龙黄艳芳马正飞
关键词:甲烷
CuCl@MIL-101(Cr)吸附剂制备及其CO/N_2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2016年
采用浸渍法将不同量的CuCl负载在MIL-101载体上制备了CuCl@MIL-101吸附剂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N_2吸附和脱附等方法进行表征,测试CuCl@MIL-101在101.3kPa、25℃下的CO、N_2吸附量,依据理想吸附溶液理论模型(IAST)计算吸附剂对CO/N_2二元混合气体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CuCl的负载加大了CO在CuCl@MIL-101上的吸附容量,其最佳负载量为4mmol/g MIL-101。在101.3kPa下,最佳CuCl负载量的吸附剂对CO的吸附容量由44.62cm^3/g提高到56.63cm^3/g,对N_2的吸附容量由10.88cm^3/g下降到4.38cm^3/g,提高了吸附剂对CO/N_2的吸附选择性,对CO/N_2的吸附选择性由79提高到200。CuCl@MIL-101在200℃、真空下可再生。
段龙吕勇杨魁智马正飞
关键词:CUCL吸附剂一氧化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