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斌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3篇肝硬化
  • 2篇蛋白
  • 2篇血糖
  • 2篇胰高血糖素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肿瘤
  • 2篇腺炎
  • 2篇还原型谷胱甘...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急性胰腺炎肝...
  • 2篇高血糖
  • 2篇高血糖素
  • 2篇肝损害
  • 2篇肝硬化患者
  • 1篇代谢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胆碱酯酶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闸北区...

作者

  • 8篇孙斌
  • 5篇申振宇
  • 3篇郭传勇
  • 3篇陶春华
  • 2篇牛培勤
  • 2篇施嫣红
  • 1篇蒋晓峰
  • 1篇徐光辉
  • 1篇黄培新
  • 1篇周莹群
  • 1篇吕中伟
  • 1篇周逸群
  • 1篇刘淑芳

传媒

  • 7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药品评价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人胃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通过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检测,随访观察其生存率,初步探讨PTEN基因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作用及对预后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3例胃癌标本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基因组内PTEN蛋白表达水平改变,并统计分析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随访观察其一年、三年、五年生存率。结果PTEN蛋白阳性表达均明确定位于胞浆,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53例癌旁组织内PTEN蛋白表达情况:(+)为18.8%、(++)34.0%(、+++)47.2%,总阳性率为100%,而在胃癌组织中(-)为34.0%、(+)26.4%、(++)24.5%、(+++)15.1%,总阳性率为66.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5)。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有无癌栓等临床病理学指标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PTNM分期呈显著相关(P<0.05)。在胃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阳性胃癌患者中,其一年、三年、五年的生存率较PTEN蛋白表达阴性胃癌的患者生存率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TEN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孙斌刘淑芳申振宇郭传勇
关键词:胃肿瘤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
肝硬化患者糖代谢、血清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与肝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 4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及胰高血糖素的测定,并与同期住院36例非肝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均正常,分别为(5.0±2.8)mmol/L和(4.9±1.9)mmol/L(P>0.05);餐后2h,肝硬化组血糖为(10.4±5.2)mmol/L,对照组血糖为(7.8±2.2)mmol/L,肝硬化组血糖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空腹血清胰岛素均正常,分别为(17.2±6.3)Um/L和(10.2±7.0)Um/L(P>0.05);餐后2h,肝硬化组胰岛素为(55.9±11.2)Um/L,对照组胰岛素为(35.7±12.2)Um/L,肝硬化组胰岛素升高更为明显(P<0.05)。肝硬化患者胰高血糖素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256.14±76.1)ng/L和(67.9±26.6)ng/L(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且随肝功损害加重,胰高血糖素增高,提示胰岛素抵抗参与其发生过程。
孙斌徐光辉
关键词:肝硬化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胰高血糖素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疗效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肝损害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4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检测肝功能、胰酶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胰酶均有好转,但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TNF-α、IL-6下降明显。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介质和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申振宇孙斌周逸群施嫣红陶春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肝疾病谷胱甘肽药物治疗
血清胃肠激素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rstinalpeptide,VIP)和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血浆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6例肝硬化患者和26例正常人血清MTL、GAS、CGRP、VIP和Glu的血浆浓度。结果肝硬化组MTL、GAS、CGRP、VIP和Glu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肝功能ChildA、B、C级各组中浓度依次升高。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MTL、GAS和VIP水平高于无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CGRP和Glu的浓度在两者之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肝硬化有腹水的患者中CGRP和Glu的浓度明显高于无腹水患者。结论血清MTL、GAS、CGRP、VIP和Glu的浓度反映肝硬化严重程度。MTL、GAS和VIP参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CGRP和Glu在门脉高压性腹水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孙斌牛培勤申振宇黄培新郭传勇吕中伟
关键词:肝硬化胃肠激素胃泌素类血管活性肠肽胰高血糖素
Hp感染与血清前列腺素E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血清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 E,PGE)的变化。方法用14C-呼吸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阳性患者,对50例HP阳性的浅表性胃炎患者用放免法查治疗前后血浆前列腺素E的水平。结果HP阳性患者血清PGE浓度为(51.12±18.1)pg/ml,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血清PGE的浓度。而HP阳性患者根治后血清PGE水平由(51.12±18.1)pg/ml降为(17.98±8.15)pg/ml,接近HP阴性患者的水平。结论HP感染可以使胃黏膜保护因子PGE的生成增加。其在胃黏膜损伤中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孙斌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前列腺素E胃黏膜损伤
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对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125、Ca153和CEA检测的影响。方法对56例胆囊胆管良性疾病、12例肝硬化、9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Ca199、Ca242、Ca125、Ca153和CEA血清浓度检测。结果在良性胆囊胆管疾病中,Ca199的假阳性率最高,在高胆红素血症的良性疾病中,Ca199的假阳性率为53.2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下降,Ca199也明显下降,Ca199的假阳性率与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无关。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影响最明显,胆囊、胆管良恶性疾病鉴别时,以Ca242、Ca125、Ca153和CEA检测为佳。
孙斌牛培勤郭传勇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肿瘤标志物
BA、CHE、PA测定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29例和86例肝硬化与非肝病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结果肝硬化组胆汁酸明显升高,而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明显降低,随着肝功能减退,BA渐升高而CHE和PA渐降低。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有助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与预后判断。
陶春华申振宇孙斌
关键词: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肝硬化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保护机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急性胰腺炎伴有肝损害的治疗机制。方法将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及GSH治疗组(42例),分别于第1天和第8天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TNF-α、IL-6、IL-1、血清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结果 GSH对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GSH治疗组[(2.34±0.15)ng.ml-1和(144.52±10.75)pg.ml-1]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4.30±0.26)ng.ml-1和(244.82±15.16)pg.ml-1,P=0.001];血清IL-10水平,GSH治疗组[(71.57±3.07)pg.ml-1]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65.98±3.17)pg.ml-1,P=0.002 4]。GSH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4.41±0.25)ng.ml-1;(246.62±14.78)pg.ml-1,P=0.001];血清IL-10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67.22±3.25)pg.ml-1,P=0.003 6];GSH治疗后血清MDA和SOD水平,GSH治疗后[(40.08±1.92)μmol.L-1和(19.75±1.23)KU.L-1]显著低于常规治疗后[(44.07±1.98)μmol.L-1;(24.52±1.21)KU.L-1,P=0.003和P=0.001],GSH治疗后血清GSH-Px[(48.13±1.85)μg.L-1]则较常规治疗后显著升高[(41.19±1.80)μg.L-1,P=0.001]。GSH治疗后血清MDA和SO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42.37±1.94)μmol.L-1和(24.14±1.31)KU.L-1,P=0.003和P=0.001],血清GSH-Px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40.48±1.48)μg.L-1,P=0.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介质和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申振宇蒋晓峰孙斌周莹群陶春华施嫣红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急性胰腺炎肝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