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青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瘤病毒
  • 1篇蛋白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析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湿疣
  • 1篇胃癌
  • 1篇尖锐湿疣
  • 1篇高危
  • 1篇高危人乳头瘤...
  • 1篇癌前
  • 1篇癌前病变
  • 1篇P16蛋白

机构

  • 2篇武警福建省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黄宗明
  • 2篇李青
  • 1篇胡沛臻
  • 1篇马福成
  • 1篇晏培松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2篇200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p16、p53蛋白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高危HPV感染与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5 3、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 ,分析 96例胃癌和癌前病变及腺癌组织中HPV 16 /18DNA、p5 3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PV 16亚型和 18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 34 38%和 8 33% ;p5 3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6 88%和 43 75 %。HPV 16亚型、p5 3和p16蛋白在癌前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腺癌组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HPV 16和p16蛋白、p5 3蛋白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PV 16亚型感染、p5 3及p16蛋白的水平表达与胃癌的呈正相关 。
黄宗明李青晏培松马福成胡沛臻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P53蛋白P16蛋白胃癌癌前病变
2063例人乳头瘤病毒原位杂交病理形态学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探讨HPV 6 /11感染与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之间的联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 2 0 6 3例标本中HPV 6 /11DNA进行检测 ,并对凹空细胞进行流行病学评价。结果  2 0 6 3例中有 14 6 6例阳性 ,阳性率 71.0 6 %。尖锐湿疣组、增生组、乳头状瘤组和食道上皮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96 .16 %、5 9.86 %、44.98%和 6 9.5 7%。以凹空细胞作为诊断标准 ,其灵敏度为 77.93 % ,特异度为 95 .2 6 % ,阳性预告值为 97.2 5 % ,阴性预告值为 6 6 .70 %。阳性似然比 81.81% ,阴性似然比 2 3 .17% ,漏诊率 2 2 .0 7% ,误诊率 4.74%。结论 低危HPV 6 /11病毒感染是尖锐湿疣形成主要病原因素 ,棘层中的凹空细胞是诊断尖锐湿疣的重要组织学依据之一 。
黄宗明李青杨守京晏培松胡沛臻马福成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原位杂交病理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