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楠 作品数:9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理学 更多>>
Fe_(93–x)Zr_7B_x(x=10,12,14)合金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和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Fe93–x Zr7Bx(x=10,12,14)合金,并对三种合金进行了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仪(DT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该系列合金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和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B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合金的第一晶化峰峰值温度。在Fe83Zr7B10合金晶化初期仅观察到α-Fe相,而在Fe93–x Zr7Bx(x=12,14)合金晶化初期可观察到α-Fe相和Fe23B6相。三种合金淬态时的Ms随B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高于823 K的温度下退火后,三种合金的Ms随B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高于773 K退火后,三种合金的Hc随B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华中 左斌 王晓楠 刘彪 董丽荣关键词:热性能 微观结构 亚稳相 比饱和磁化强度 热处理条件对Fe_(80)Zr_(10)B_(10)合金的晶化过程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0Zr10B10非晶合金,并对该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及不同保温时间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合金的晶化过程和磁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Fe80Zr10B10非晶合金经550℃退火保温不同时间,仅析出α-Fe相。经600℃退火,保温1 min后晶化产物为α-Fe相和χ相(α-Mn型相),χ相为亚稳相,随保温时间延长,χ相转变为α-Fe相。经650℃退火,保温1 min的晶化产物为Laves C14(λ)相,随保温时间增加,λ相向α-Fe相转变,并伴有Fe3Zr相和Fe2Zr相析出。合金经550℃退火,矫顽力(Hc)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比饱和磁化强度(Ms)逐渐增大。600℃退火,矫顽力(Hc)在合金保温10 min后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小,比饱和磁化强度(Ms)在合金保温10 min后达到最小值,然后增大。650℃退火,矫顽力(Hc)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比饱和磁化强度(Ms)逐渐增大。 左斌 孙亚明 王晓楠 华中关键词:非晶合金 晶化过程 磁性能 稀土发光材料Mg_(0.2)Ca_(0.8)TiO_3:Pr的合成与表征 2012年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3+摩尔浓度下的Mg0.2Ca0.8TiO3:Pr纳米粉体,并通过XRD,TG,TEM,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等测试手段来表征Mg0.2Ca0.8TiO3:Pr的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样品为正方晶格结构,其晶粒尺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Pr离子浓度的提高不会影响晶体结构.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的强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Pr3+摩尔浓度的提高对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影响不大.余辉性能测试表明Mg0.2Ca0.8TiO3:Pr的余辉时间可达30 ms. 王晓楠 左斌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光谱分析 稀土发光材料 红色发光 不同Co含量对Fe_(80-x)Co_xZr_(10)B_9Cu_1(x=0,10,20,30,40)合金的热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2014年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0-xCoxZr10B9Cu1(x=0,10,20,30,40)系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热处理.利用差热分析仪(DTA)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热稳定性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e80-xCoxZr10B9Cu1(x=0,10,20,30,40)五种合金的晶化激活能分别为318.15、304.49、226.75、386.97和267.03 kJ/mol.未添加Co元素的Fe80Zr10B9Cu1合金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添加Co元素的合金.Co元素的添加改变了合金的晶化过程. 左斌 王晓楠 于万秋 华中关键词:非晶 热稳定性 微观结构 晶化过程 Fe_(40)Co_(40)Zr_(10)B_9M_1(M=Cu,Ge,Ag)合金的热稳定性及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40Co40Zr10B9Cu1、Fe40Co40Zr10B9Ge1和Fe40Co40Zr10B9Ag1非晶合金薄带,并对3种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利用差热分析仪(DTA)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热稳定性及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40Co40Zr10B9Cu1、Fe40Co40Zr10B9Ge1和Fe40Co40Zr10B9Ag13种合金的激活能分别为262.4、267.6和252.3 k J/mol,说明Cu元素、Ge元素和Ag元素的添加对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Ge元素的添加最有利于提高合金的热稳定性.3种合金的晶化过程相似:非晶→非晶+α-Fe(Co)→α-Fe(Co)+Zr Co3B2+Fe(Co)3Zr. 左斌 王晓楠 于万秋 华中关键词:非晶合金 热稳定性 微观结构 晶化过程 Fe-Zr-M-B(M=Cr,Nb,W)合金系列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91-xZr7Cr2Bx(x=10,12)和Fe81Zr7M2B10(M=Nb,W)非晶合金,并对上述非晶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热处理.合金的热性能、微观结构及磁性能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同步差热分析仪(ST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得.研究表明四种非晶合金的STA中均存在三个晶化放热峰,但初始晶化产物及晶化过程不同,Fe81Zr7Nb2B10非晶合金的初始晶化产物与Fe81Zr7Cr2B10合金相似为单一α-Fe相,Fe81Zr7W2B10非晶合金的初始晶化产物与Fe79Zr7Cr2B12合金相似为α-Fe相和Fe23B6相.不同的晶化产物导致合金的矫顽力(Hc)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存在差异,Fe81Zr7Nb2B10合金经热处理后具有较低的矫顽力(Hc). 王晓楠 王晓楠 刘洋关键词:晶化过程 微观结构 矫顽力 纳米粉末Zn_(0.2)Ca_(0.8)TiO_3:Pr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CaTiO3作为基质,掺杂Zn2+离子,合成了名义组成为Zn0.2Ca0.8TiO3:Pr的纳米粉末,通过XRD,TEM,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等测试手段来表征Zn0.2Ca0.8TiO3:Pr的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Zn0.2Ca0.8TiO3:Pr为正方晶格结构,随着灼烧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由TEM照片可以看到粒子在高温时发生了明显的团聚现象.Zn0.2Ca0.8TiO3:Pr的发射峰值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强,在1 000℃时发射峰最强,发射主峰位于612 nm处.Zn0.2Ca0.8TiO3:Pr的激发光谱为一宽带谱,随温度升高逐渐分裂成两个激发峰,激发主峰分别位于261 nm和327 nm处,在1 000℃时激发峰值最强.余辉性能测试表明Zn0.2Ca0.8TiO3:Pr的余辉时间可达到100 ms. 王晓楠 左斌关键词:光谱分析 稀土发光材料 红色发光 Mo含量对Fe_(40)Co_(40)Zr_((10-x))Mo_xB_9Cu_1(x=0,2,4)合金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 2016年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_(40)Co_(40)Zr_((10-x))Mo_xB_9Cu_1(x=0,2,4)系非晶合金,并对3种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仪(DT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合金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和磁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Fe_(40)Co_(40)Zr_((10-x))Mo_xB_9Cu_1(x=0,2,4)3种合金第1个晶化峰的激活能随M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Mo的添加不利于合金的热稳定性。Mo含量的增加抑制了ZrCo_3B_2等化合物的析出,细化了结晶相的晶粒尺寸。Fe_(40)Co_(40)Zr_((10-x))Mo_xB_9Cu_1(x=0,2,4)3种非晶合金的矫顽力Hc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Mo的添加明显降低了合金的矫顽力。 华中 左斌 王晓楠 孙亚明 董丽荣关键词:非晶合金 微观结构 热性能 矫顽力 Cu和Mo元素对FeZrB合金性能的影响 2023年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_(82)Zr_(7)B_(10)Cu_(1)和Fe_(81)Zr_(7)Mo_(2)B_(10)非晶合金薄带,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STA、XRD、TEM和VSM等测试手段,表征合金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结果表明:Fe_(82)Zr_(7)B_(10)Cu_(1)和Fe_(81)Zr_(7)Mo_(2)B_(10)两种合金晶化过程存在差异。添加Cu元素使非晶合金晶化初期仅析出α-Fe相,而添加Mo元素使非晶合金晶化初期析出α-Fe相的同时还有α-Mn型亚稳相。Fe_(81)Zr_(7)Mo_(2)B_(10)合金在快淬态及低温热处理的矫顽力(H_(c))高于Fe_(82)Zr_(7)B_(10)Cu_(1)合金,而高温热处理后该合金的H_(c)低于Fe_(82)Zr_(7)B_(10)Cu_(1)合金。 王晓楠 王晓楠关键词:微观结构 亚稳相 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