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铭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篇地基
  • 1篇冻结法
  • 1篇冻融
  • 1篇冻融过程
  • 1篇岩石
  • 1篇载力
  • 1篇膨胀土
  • 1篇热传导
  • 1篇热容
  • 1篇裂隙
  • 1篇开裂
  • 1篇可靠度
  • 1篇可靠度分析
  • 1篇黄土
  • 1篇各向异性
  • 1篇复合地基
  • 1篇干湿循环
  • 1篇CFG桩
  • 1篇CFG桩复合...
  • 1篇承载力

机构

  • 3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杨更社
  • 3篇王铭
  • 2篇申艳军
  • 2篇叶万军
  • 1篇刘慧
  • 1篇唐丽云
  • 1篇万强

传媒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西安城区黄土冲洪积层CFG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西安城区黄土冲洪积层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更加合理。搜集了西安城区冲洪积地层信息,得到含有黄土层的3种阶地。假设各随机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基于3种阶地的6个典型复合地基工程中36根CFG桩的工程信息,建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无量纲极限状态方程,得到各随机变量的分布概率模型,利用Monte-Carlo法计算CFG桩可靠度指标,得到可靠度指标β平均值为3.033 6,低于《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给出的柔性结构上部平均可靠度指标3.2.结果表明:利用经验公式进行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能够满足工程的可靠度要求。研究成果可为西安城区黄土冲洪积层CFG桩复合地基及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王铭杨更社叶万军唐丽云刘慧荣腾龙
关键词:CFG桩承载力
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开裂和收缩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膨胀土的变形特性包括裂隙性和胀缩性,其中开裂和收缩特性对于膨胀土边坡变形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取陕西汉中十天高速公路边坡膨胀土进行室内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脱湿过程中膨胀土的开裂、收缩特性,观察脱湿完全后裂隙的扩展特性,探讨收缩的方向性随干湿循环次数和初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前2次干湿循环脱湿过程中,裂隙与收缩开展剧烈;脱湿过程中裂隙面积率先增大后减小,第1次干湿循环的裂隙面积率峰值最小,且出现时间较早;脱湿过程中收缩面积率先增大,后趋于平缓,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收缩面积率逐渐增大直至第三次干湿循环趋于稳定,前2次干湿循环其差值最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变形量逐渐增大,收缩比开裂更早趋于稳定;裂隙的宽度和长度近似正态分布,裂隙面积概率随着裂隙面积增加逐渐减小;膨胀土的收缩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性质,初始含水率越高,各向异性表现越明显。
叶万军万强申艳军杨更社董西好王铭
关键词:膨胀土干湿循环裂隙各向异性
冻融过程中岩石内部热传导弛豫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研究冻融过程中岩石内部的传热规律,对冻融过程中类岩石试件内部的温度变化进行了定点监测,基于实测的不同温度下岩石热参数构造了显热容模型,并对冻融过程中岩石内部热传导弛豫现象和温变规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融过程中饱和岩石内部出现了明显的热传导弛豫现象,温变曲线呈现三区段变化特征;构造的显热容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冻融过程中的热传导弛豫区段;建立了考虑热弛豫现象的冻融岩石温度场模拟方法,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度较好。
荣腾龙申艳军杨更社王路军王铭
关键词:冻结法冻融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