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婷婷
- 作品数:20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子洲气田山2气藏地质特征研究及开发潜力评价
- 子洲气田近年来持续高位运行,递减井数逐渐增多,产量递减程度不断加大,2018年老井递减率达15.62%,当前压力水平低,低产井、间歇井比例增大,气田已处入稳产末期,开发面临新难题。本文在历年地质研究认识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杨国平张晓燕侯晓云郭桦蒋婷婷折文旭袁丹刘鹏飞陈江萌赵当妮冉婧习丽英张丽李娟娟姬伟华
- 关键词:子洲气田沉积相储层特征动储量井网井距
- 文献传递
- 榆林南区气藏增压方案评价研究
- 榆林南区自2005年建成20亿立方米/年,产能已持续稳产近10年,目前气田井口压力普遍较低,接近系统压力,气田稳产形势严峻,在增压时机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不同方式下的增压方案,通过废弃压力、可采储量计算,最终利用数值模拟方...
- 高君微刘思宏张晓燕许广军乐露郭桦蒋婷婷习丽英王建峰张云德
- 关键词:稳产期可采储量
- 文献传递
- 子洲气田压力系统划分与评价
- 系统划分是评价气藏储量、优化布井和编制开发方案所必需的工作,因此压力系统的研究在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本气田的实际情况,制定压力系统划分原则,用地质剖面、静压力梯度、流体性质、井控半径、干扰试井及生产动...
- 贾连超马渊习丽英张晓燕许广军刘思宏蒋婷婷乐露王建峰梁艳
- 关键词:气田开发地质储量
- 米脂气田盒8段优势储层研究及钻井有利区域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长庆油田米脂气田盒8段气藏地质储量789.8×10^(8) m^(3),采出程度不到1%,是具有上产潜力的重要区块。虽然储层单砂体厚度较大,但由于储层物性较差,有效气层厚度较薄,富气储层展布规律不清,钻探效果较差。为加快米脂地区产能建设,必须精细化地质认识和潜力评价,寻找有利区带,优选井位布钻。通过细分小层沉积微相研究,精细刻画各小层含气砂体的展布特征;通过储层岩心微观特征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法制定了储层分类标准,在沉积微相控制的基础上,落实了优势储层的展布特征;采用多层优势储层叠合方法优选有利钻探区带;在合理开发对策指导下,进行井位优选,取得了较好的钻探效果。
- 杜支文高吉宏蒋婷婷吴海红王超王泓波赵旭
- 关键词:米脂气田沉积微相储层分类井位优选
- 子洲气田稳产潜力评价
- 子洲气田2007年投产,目前年产规模15亿m,已稳产5.5年。随着气田不断开发,部分气井压力下降快、产能出现递减,低产低效井逐步增多,如何调整开发对策、保持气田持续稳产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气田生产动态特征、对相关开...
- 叶葱林高君微贾连超张晓燕乐露杨国平习丽英蒋婷婷刘思宏徐森赖雅庭石磊
- 关键词:子洲气田
- 文献传递
- 榆林南区气藏增压方案评价研究
- 南区自2005年建成20亿立方米/年,产能已持续稳产近10年,目前气田井口压力普遍较低,接近系统压力,气田稳产形势严峻,在增压时机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不同方式下的增压方案,通过废弃压力、可采储量计算,最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
- 高君微张云德刘思宏张晓燕许广军乐露郭桦蒋婷婷习丽英王建峰
- 关键词:可采储量数值模拟
- 气田气井部署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田气井部署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开发气田的地质参数信息和试采动态信息,根据待开发气田的地质参数信息和试采动态信息,确定待开发气田所属的气田等级;根据气田等级,在气田气井对照表中确定待开发气田的气井...
- 郝玉鸿樊志强文开丰强小龙高君微贾连超丁熙石磊许广军杨国平陈江萌蒋婷婷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高效开发主控因素
- 2025年
-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岩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深层煤岩气地质特征区域变化较快,勘探评价阶段开展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改造试验,气井产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特征。为了揭示影响煤岩气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充分利用先导试验区深层煤岩气动态和静态资料,按照地质-工程一体化融合分析思路,精细描述煤岩地质特征,并精细评价投产井的生产指标。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系统聚类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不同地质工程因素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煤岩结构和热演化成熟度等区域地质特征相近条件下,地质因素中煤岩厚度和含气性对煤岩气产能影响显著,工程因素中钻遇煤岩长度(L)、总液量(W)、加砂量(S)和加砂强度(Sq)与产能正相关性较好。②工程因素与首年日产气量相关性明显优于地质因素,且地质-工程复合因子相关性明显优于单因素,增加井控体积和改造规模有利于气井高产。③在水平井开发中,当目标层煤岩厚度为6~10 m、平均加砂强度为5.5 t/m时,为实现水平井单井最终累计产气量(EUR)达到5000×10^(4) m^(3),需要的水平段长度为1000~1500 m。④综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及随机森林模型等创建了基于地质及工艺参数的深层煤岩气单井产能预测新方法,采用22口井盲井验证,预测符合率高达91%。该研究成果对深层煤岩气目标区优选及开发方案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其他煤岩气区块开发技术对策优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 费世祥崔越华李小锋李小锋汪淑洁王晔王晔郑小鹏张正涛孟培龙郑小鹏徐运动
- 关键词:产能预测水平井开发
- 一种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射孔井段优选方法
- 本发明属于致密气藏多层合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射孔井段优选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气藏内气井静态参数、将气藏内气井的各层产气贡献率转换为权重系数、选取射孔层位、确定射孔段厚度、判断射孔井段具体深度和实施射...
- 蒋婷婷杜支文胡龙全孙建伟樊志强文开丰张晓燕强小龙杨国平雷甜王泓波佘钰蔚
- 子洲气田本溪组-盒8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成因及其对储量动用的影响
- 2025年
- 子洲气田是一个多层叠合致密砂岩气田,储层涵盖了石炭系本溪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目前,该套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对储量动用影响尚缺乏整体规律性认识,严重制约了气田层间挖潜进程。利用铸体薄片、储层物性和生产资料,采用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法,对本溪组-盒8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成因及其对储量动用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给出了气田后续层间挖潜建议。结果表明:(1)该套储层具有典型的1+1型孔隙结构。其中,下部层组(本溪组、太原组、山2段)原生粒间孔发育,原生孔隙比例、面孔率和孔径较大,孔隙结构好,为原生孔隙主导型孔隙结构;上部层组(山1段、盒8下、盒8上)次生粒内溶孔-晶间孔-微裂隙发育,原生孔隙比例、面孔率和孔径较较小,孔隙结构差,为次生孔隙主导型孔隙结构。(2)储层岩石成分,尤其是石英和岩屑含量差异是1+1型孔隙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中,下部层组以石英砂岩为主,石英含量高、岩屑含量低,有利于原生孔隙保存;而上部层组以岩屑砂岩为主,岩屑含量高、石英含量低,不利于原生孔隙保存,而有利于次生孔隙形成。(3)1+1型孔隙结构对储量动用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下部层组孔隙结构好,储层相对高渗(0.52 mD)、大泄流面积(0.70 km^(2))、高储量动用程度(67.9%);而上部层组孔隙结构差,储层相对低渗(0.33 mD)、小泄流面积(0.34 km^(2))、低储量动用程度(26.9%)。(4)分析认为,目前井网条件下,上部层组储量未得到有效动用。为实现气田均衡开采和提高气田整体储量动用,建议对上部层组以小井距单独开采。
- 代金友巩肖可陈代欣蒋婷婷雷小兰赵世佳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储量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