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飞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点接触
  • 1篇沼泽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泥炭
  • 1篇泥炭地
  • 1篇泥炭沼泽
  • 1篇泥炭藓
  • 1篇孢子
  • 1篇理化性质
  • 1篇净第一性生产...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李宜垠
  • 2篇赵鹏飞
  • 1篇侯树芳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泥炭地1300年来泥炭藓孢子和炭屑记录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火作为生态环境中敏感的因子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公众的关注[1]。火使植被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及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土壤理化性质、大气成分及碳氮循环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火一植被一气候问复杂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2-4]。很多研究表明火对泥炭沼泽的影响显著,火使沼泽变干,改变局地小气候,影响沼泽的自然发育过程口[5-7]。
赵鹏飞李宜垠
关键词:泥炭藓泥炭地净第一性生产力孢子土壤理化性质泥炭沼泽
微炭屑的几种统计方法比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被引量:42
2010年
微炭屑是研究火的历史和过去人类活动、重建古生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一般指长轴小于120μm、黑色不透明的炭化颗粒。常用点接触法(11刻点和202刻点)、图像识别法、颗粒计数法和分粒级法进行微炭屑统计。本文利用不同方法求得的微炭屑面积浓度或颗粒浓度曲线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6以上(p<0.05),表明这几种方法的微炭屑统计结果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两种点接触法与图像识别法的统计结果更加相近,相关系数分别为0.79与0.88;颗粒计数法与点接触法、图像识别法的相关系数是0.75和0.74。分粒级法与点接触法、图像识别法和颗粒计数法的相关性随着粒级的变化而不同。两种点接触法的微炭屑统计结果的相关系数高达0.93,反映了这两种方法所得微炭屑统计结果具有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202刻点接触法由于与其他统计法的相关性都比较高,统计视域多且鉴定统计速度快,是进行微炭屑统计的最佳方法。微炭屑浓度高的时段出现在繁荣的文化期,可能指示着强烈的人类活动。
李宜垠侯树芳赵鹏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