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熙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宫颈
  • 3篇宫颈癌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卵巢
  • 2篇基因
  • 1篇断层成像
  • 1篇断层显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血清VEGF
  • 1篇抑制作用及机...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作者

  • 7篇刘熙
  • 2篇刘馨
  • 2篇严志凌
  • 2篇周永春
  • 2篇杜亚茜
  • 1篇张红平
  • 1篇张芍
  • 1篇杨宏英
  • 1篇魏向群
  • 1篇杨谢兰
  • 1篇谭树芬
  • 1篇冯雨
  • 1篇卢玉波
  • 1篇黄云超
  • 1篇周红林
  • 1篇尹春梅
  • 1篇杨琳琳
  • 1篇马原
  • 1篇祝英杰
  • 1篇高扬

传媒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纳米孔测序在肿瘤并发感染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评估纳米孔测序在肿瘤患者并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的快速、灵敏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8月云南省肿瘤医院36例疑似感染的肿瘤患者样本46份,利用纳米孔测序鉴定样本中的病原微生物。结果纳米孔测序细菌检出率72.22%,真菌检出率31.48%,病毒检出率42.59%。细菌和真菌检出率均较微生物培养法(23.91%和10.87%)明显升高(χ^(2)=23.19,P<0.0001;χ^(2)=13.14,P=0.0003)。纳米孔测序结果与微生物培养结果比较,检出的细菌和真菌种属明显增多。结论纳米孔测序鉴定病原微生物具有检出率高,检测病原菌种属广,诊断快速的优势,在肿瘤并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熙刘馨蔡静静杜亚茜李鸿生周永春
关键词:肿瘤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培养
宿主p53基因多态性与HPV16感染、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宿主p53基因多态性(p53基因第4外显子72位密码子,rs1042522)与HPV16感染、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 SNP Genotyping Assays方法进行p53基因多态性(p53基因第4外显子72位密码子)分析.结果 p53基因第4外显子72位密码子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HPV16感染组、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与HPV16感染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924和0.870.结论 p53基因第4外显子72位密码子突变与HPV16感染无明显相关性,但是该突变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严志凌周红林张红平刘熙张芍尹春梅杨宏英
关键词:P53基因HPV16宫颈癌
冬凌草甲素衍生物GYD0618对乳腺癌和卵巢癌耐药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 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化疗仍是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产生是导致化疗失败,影响肿瘤患者临床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探寻新型作用...
刘熙
关键词:乳腺癌卵巢癌耐药STAT3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瘤科收治的80例LRH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LRH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瘤科的开展情况及其学习曲线.选取40例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传统经腹宫颈癌根治术(abdominal radical hysterectomy, ARH)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在同时期2组间进行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结果按LRH开展时期先后以40例为界限分为A、B 2组,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缩短约26.9%,术中出血量减少约37.3%,淋巴结清除量增加约37.2%,术中并发症降低约7.5%,住院时间平均减少约2.2 d,住院总费用有所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0.05).LRH的学习曲线约40例左右.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同时期LRH组患者在多项指标上均优于ARH组.术后随访2~48个月,ARH组1例复发,LRH组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LRH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开展情况良好且安全可行,并以其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手术瘢痕小、符合美学要求等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值得向临床推广普及.
马原魏向群杨琳琳谭树芬高扬刘熙冯雨
关键词:微创外科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
Galectin-3、血清VE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半乳凝素Galectin-3蛋白的表达以及血清中Galectin-3和VEGF的水平。初步探索Galectin-3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Gale...
刘熙
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宫颈癌
文献传递
“宣威”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突变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驱动基因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多结节NSCLC患者治疗提供分子诊断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云南省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检测的121例多结节NSCLC患者的253个肺结节肿瘤组织标本,以第二代测序(NGS)技术或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ARMS-PCR)技术检测多结节NSCLC组织中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不同结节间肺癌驱动基因的突变异质性。结果:与非“宣威”NSCLC相比,“宣威”多结节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表现在“宣威”患者具有较低(20%)的EGFR敏感突变(L858R、19-del)及较高(27.26%)的EGFR少见突变(主要为G719/S768I、G719);“宣威”多结节NSCLC患者的KRAS突变率(27.27%)亦显著高于非“宣威”患者突变率(12.59%)(P<0.05)。此外,“宣威”多结节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不一致率高达69.23%,远高于非“宣威”患者驱动基因突变不一致率(55.07%)(P<0.05)。结论:“宣威”多结节NSCLC患者具有较高的EGFR少见突变及KRAS突变率,同一患者不同病灶之间存在更高的驱动基因突变异质性,本研究将为“宣威”多结节NSCLC的诊疗策略提供更多的选择。
王晓雄李权沈正海蔡静静李卓颖沈绍聪李鸿生刘馨刘熙刘俊熙郭银金杜亚茜兰云意马露瑶杨锐娇吴顺先周永春黄云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结节EGFRKRAS基因突变
^(18)F-FDG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评估及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显像且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卵巢肿瘤病例45例,其中治疗前行PET/CT检查者10例,术后35例,临床随访时间至少6月.确诊依据为组织病理、临床随诊资料.结果 (1)PET/CT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6%,特异性为75.0%,诊断准确性为91.1%;(2)10例治疗前的卵巢肿瘤患者PET/CT均发现病灶,经术后病理证实2例为假阳性;(3)35例术后患者中2例(2/35)不规范手术后病例PET/CT发现病灶,33例(33/35)规范手术治疗后病例中6例(6/33)复查PET/CT未见病灶,4例(4/33)CA125及临床尚未见复发转移征象患者PET/CT发现复发转移病灶,且结果经术后病理或临床资料已证实.经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23例复发转移且CA125升高患者,PET/CT结果显示21例有复发转移病灶.结论 18F-FDG 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评估,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定位中有重要作用,且能指导临床治疗.
刘熙卢玉波祝英杰杨谢兰严志凌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