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层次全息模型的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识别被引量:8
- 2013年
- 提出了基于层次全息模型(HHM)框架识别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的方法:通过构建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识别的HHM框架,从多维度描述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9大类别风险源,并应用双重标准风险矩阵方法对各类别风险源进行初步筛选、过滤和分级;在此基础上,依据多重准则标准和定量化风险矩阵进一步对各个环境风险因子进行定量评估。以湖南省桃江县为例,应用HHM风险识别方法对该县农地利用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识别,结果表明桃江县农地利用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包括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污水灌溉和工厂排污。
- 卓东刘黎明起晓星刘朝旭袁承程
- 关键词:农业土地利用
- 都市郊区景观生态质量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针对普通线性回归分析以空间平稳数据为假设,而忽视空间数据局部变化特征的缺陷;该文以上海市西郊的青浦区为案例区,通过构建景观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和等距离空间分类法,对该区184个行政村的景观生态质量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引入局部线性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用以评估压力类因素对景观生态质量的影响;对比线性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局部线性地理加权回归3个模型在解释青浦区行政村景观生态质量空间差异的精度。结果表明:2014年青浦区各行政村的景观生态质量指数的变化幅度为0.03~5.49,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景观生态质量与8种压力类影响因素的关系随着空间位置的改变表现出局部变化特征,即使同一因素对景观生态质量的影响在方向和大小上均表现不同;通过对比3个模型的解释结果可以判断,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局部线性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处理空间非平稳性和空间异质性上,其预测精度优于线性回归模型,而局部线性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处理由于"边界模糊"导致的"边界效应"问题上,其模拟的精度优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村域景观生态质量变化具有空间差异性和尺度敏感性。与景观生态质量变化呈正相关的因素依次为:人均耕地面积、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化率;与景观生态质量变化呈负相关的因素依次为:人口抚养比、第二产业占GDP比例、人口密度、聚耕比、距最近城镇中心距离。研究结果可为都市郊区景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空间整治提供科学借鉴。
- 任国平刘黎明卓东
- 关键词:生态OLS模型
- 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以湖南省桃江县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对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过程和输入-输出特征解析,构建了农业土地利用系统概念模型,从系统输入、土地利用过程和输出3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源,探讨了针对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乡镇为评价单元,逐一识别相应的环境风险因子,评价各类环境风险水平,并依据每个评价单元需要关注的风险种数评价其综合风险水平。以湖南省桃江县为例,对该县农业土地利用系统中的污水灌溉、肥源投入、农药投入、地膜施用和秸秆焚烧等人为因素带来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该县南部地区的工厂和采矿活动密集以及土地利用集约度高,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综合环境风险程度呈南高北低的趋势。
- 卓东刘黎明邝琴霞起晓星
- 关键词:环境风险
-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高集约化农区环境风险评价被引量:9
- 2015年
- 该文将经济-环境系统研究领域的物质流分析方法运用在高集约化农区的环境风险评价中,构建了高集约化农区环境风险指数模型,并以湖南省桃江县为案例区,分析测算了2001-2012年的物质输入-输出变化,对高集约化农区环境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1)以人口压力、农业产值、耕地面积和农业技术水平为主要驱动力,农产品的生产增加,但物质投入和物质输出指标在12 a间波动上升,物质投入的增加导致了污染排放的同步增长;2)人均物质投入、人均物质产出持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环境效率降低,创造单位农业经济产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有所下降;3)总体环境风险在2004年之后增加,但以2010为转折点开始得到有效控制;4)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可较全面的反映高集约化农区环境风险的演变规律及结构特点,较好的揭示环境风险的发展程度及变化特征。
- 殷冠羿刘黎明起晓星袁承程卓东
- 关键词:农区物质流分析环境风险评价
- 基于GRA和TOPSIS模型的都市郊区乡村景观多功能定位被引量:22
- 2018年
- 乡村景观功能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乡村景观功能分异化和多样化不断增强,景观多功能发展趋势明显,对其科学定位成为新的学术热点。以上海市城郊青浦区为例,利用2004-2014年的基础数据,采用多维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以"乡村景观多功能性定位—主副功能定位—障碍功能定位"的景观多功能综合定位方式,实现对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科学定位。结果表明:(1)乡村景观多功能定位作为区域功能确定的有限方案多目标最优决策,应遵循最优决策法则;(2)景观多功能综合定位方法能对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科学定位,适用性较好;(3)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复合显著,乡村景观多功能性东西差异明显、极值区域凸显且呈现集聚状态,主副功能和主副障碍功能空间异质性强且功能间依存度高;其中,乡村景观多功能性最大值区域为赵巷镇和朱家角镇,其值分别为3.44和3.02,低值区域为金泽镇和徐泾镇,其值分别为1.48和1.45;11个乡镇的主导功能和副功能均差为0.007,主副障碍功能均差为0.005。该研究以期为将来开展乡村景观规划与景观管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任国平刘黎明孙锦袁承程卓东
- 关键词:乡村景观TOPSIS模型
- 基于“胞—链—形”分析的都市郊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与划分被引量:15
- 2017年
- 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和划分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引入"胞—链—形"分析方法,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利用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因子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分析该区184个"行政村空间发展模式格局(驱动形)"—"核心行政村模式传导界面(辐射链)"—"行政村主导产业(产业胞)",以期从空间力学视角识别和构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体系,实现对都市郊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划分的目的。结果表明:空间发展模式竞争力评价可衡量区域发展模式的综合实力,反映了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的优劣;"胞—链—形"分析框架对于都市郊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和划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上海市青浦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可识别和划分为3种格局("形")、10种核心行政村模式传导界面("链")和20种行政村主导产业("胞"),该研究结果可为都市郊区乡村空间重构提供科学依据。
- 任国平刘黎明刘黎明卓东卓东
- 关键词:模式识别
- 不同政策情景下农业土地利用效应模拟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农业土地利用政策的实施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路径。构建了一个土地利用政策效应的多准则分析框架,并以上海市淀山湖地区作为案例区,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情景分析方法,采用Techno GIN模型作为评价工具,分别对基础情景、基准情景和3种不同政策干预情景下的农业土地利用效应进行了模拟和评价。结果显示,测土配方施肥政策使农民提高了施肥的钾氮比,同时对提高水稻产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氮的总投入量及淋失量的降低作用较为微弱。而精细养分管理技术在使投入的钾氮比更为合理的同时,也降低了氮的总投入量及淋失量,但过多的劳动力投入需求限制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劳动力使用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外出就业机会。该研究的方法框架可为评估和预判不同农业政策的土地利用效应提供理论支撑。
- 刘朝旭刘黎明付永虎卓东袁承程
- 关键词:城郊农业情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