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光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森林+"视角下的森林小镇旅游开发模式初探--以雅安周公山森林旅游规划为例
- 新时代,森林旅游已不是传统单一景区的发展形势,而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结合大健康、大众旅游时代背景,融入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养生等多种服务业态新理念的"森林+"的旅游开发范式.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森林质量不尽相同,森...
- 张金光万易承颖怡赵兵
- 关键词:旅游开发
- 暴露生态学视角下绿地暴露健康效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城市绿地与居民健康福祉密切相关,绿地暴露所带来的多重健康效益已经成为耦合城市生态与健康科学的前沿热点议题。尽管绿地健康效应的综述研究并不鲜见,但是目前仍缺乏基于统一理论框架视角下对绿地暴露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近期提出的暴露生态学作为一个耦合“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暴露-健康效应”框架体系,能够全面剖析、归纳已有绿地暴露健康效应研究,并指引未来相关领域研究发展。因此,研究在暴露生态学研究视域下,在主体-现实,客体-现实,主体-虚拟,客体-虚拟界面下进行了研究进展的综述分析,并指出了研究截面(尺度)单一、阈值研究与虚拟(及多感官)研究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1)构建跨时空、多尺度的绿地暴露测度模型,并量化绿地健康之间的因果效应;(2)构建阈值模型,分析健康促进的绿地暴露主体阈值与客体阈值;(3)探索绿地特征、暴露方式和剂量、多感体验对健康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相关领域前沿与不足的认识,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暴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 杨高原余兆武张金光刘红晓金贵居阳洪波赵卓慧张理卿姚希晗马文娟熊浚祺邵钰涵姜斌
- 社区生活圈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暴露水平测度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生活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单元。评估生活圈内公园绿地的暴露水平,能够精准刻画居民与公共绿色资源日常交互场景,识别公园绿地服务盲点。【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心城区为实证案例,首先通过Isochron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计算居住小区15 min步行等时圈,以此作为社区生活圈的划定依据;其次构建了一个涵盖数量、面积、距离和质量的系统性暴露水平测度体系来评估圈内公园绿地暴露度;最后,采用区位熵指数和Getis-Ord G_(i)^(*)指数分析公园绿地暴露度和人口之间的供需空间匹配度,以及公园绿地暴露冷点-热点居住小区的空间聚类分布。【结果】(1)南京城区居住小区的公园绿地暴露度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城区内近一半的居住小区分布在公园绿地暴露的盲点(20.12%)和冷点(25.63%)区域;(2)区位熵指数表明研究区域内公园绿地暴露度与人口之间的空间匹配度失衡;(3)公园绿地暴露度呈现了显著的“圈层”结构聚类状态。【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细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促进公园绿地科学合理的配置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 张金光宋安琪夏天禹赵兵
- 关键词:公园绿地
- 城市绿地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途径:理论框架与实践启示被引量:22
- 2020年
- 城市绿地不仅可以提供广泛的生态系统服务,也能提升人群健康。当前,已有大量研究论述了城市绿地与人群健康的关系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尚缺少对两者复杂潜在作用途径的探讨。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绿地对人群健康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从鼓励体力活动、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社会凝聚力和提供生态系统调节/支持服务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绿地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途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健康导向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对策略,具体包括:1)提升城市绿地的可获得性;2)提高城市绿地的可达性;3)增强城市绿地的可视性;4)优化城市绿地的空间要素组成;5)构建网络状城市绿地空间格局;6)降低城市绿地对人群健康的消极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人群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启示,让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更大的健康效益。
- 张金光余兆武赵兵
-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城市游憩型公共开放空间服务能力的测度——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基于行政区-街道-居住区尺度,剖析公共开放空间社会游憩服务本质并针对性地提出其服务优化策略。【方法】借助GIS、RS技术,以南京市中心城区游憩型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公共开放空间服务供给能力、居民游憩需求以及交通渠道3个方面,根据可达性相关指标定量化分析其服务能力。【结果】①供给侧:研究区公共开放空间数量略显不足且分布较为不均衡,结合人口分布表现为老城区服务效率较高、边缘区域则较差。②需求侧:结合人口分布,老城区80.15%的居住区属于游憩需求冷点地区,边缘地区需求热点则较多。③4种交通方式下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差异明显:机动车可达性最佳;其次为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步行可达性最差,仅有35.13%的居民可以在20 min内步行到达临近的公共开放空间。【结论】从供需双向出发评价公共开放空间游憩绩效水平,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居民游憩需求合理布局以及构建慢行系统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能缓解当前以南京为代表的密集型城市中游憩空间供给不足与居民生活休闲需求激增之间的矛盾,并对接南京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为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 毕晨张金光吕梦竹赵兵
- 关键词:公共开放空间社会服务游憩需求人口
- 基于链式理论的“园林工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2023年
- 园林工程是面向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均较强的应用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典型特征。该课程知识点多且涉及门类杂,专业技术广且更新速度快,这使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恐惧和倦怠心理,影响教学效果。链式理论能够充分挖掘“互联网+”时代教与学、师与生的互联特性,混合式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整合各类课程资源,以学生为主体来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课程设计与课程思政成链,与前沿知识成链,与工程实践成链,构建网络状的“链式”教学体系。以南京林业大学“园林工程”课程为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拓展教学和课程考核4个阶段阐述了教学改革实践方案,对提升教学效果和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具有积极影响。
- 张金光赵兵
-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工程混合式教学
- 交通出行多模式下城市公园空间公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空间布局公平性与资源分配的合理程度进行评估,有助于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基于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模式多样,且存在地上交通与地下交通结合的实际情况,以两步移动搜索法对5种交通出行模式下南京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进行分析,计算城市公园资源分配的基尼系数并绘制洛伦兹曲线,对城市公园资源的合理分配程度做出总体评价,以区位熵考量不同出行模式下城市公园资源分配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南京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资源分配水平不理想;紫金山、玄武湖是南京市重要的城市公园,其周边街道始终享有较多的公园资源;交通出行模式的变革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园分配的合理性,非机动车及地铁交通的普及有利于减少资源分配的差异。结合人口需求与生态基底,因地制宜地进行公园规划,见缝插绿,推动绿道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公园的服务价值,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
- 万易毕晨张金光赵兵
- 关键词:城市公园可达性
- 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公园选址及布局优化研究被引量:47
- 2018年
- 【目的】度量城市公园可达性,并根据可达性的分布结合众多现实因素科学地选址建园,优化城市公园的分布格局。【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网络分析模型,以江苏高邮市城区为研究区域,计算城市公园的可达性,并从可达面积和可达人口两个层面进行评价。基于公园可达性的特点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结合城市水网格局、城中村改造等因素进行选址建园研究。【结果】高邮市城区公园可达性不够理想,公园的布局极其不均衡,城北片区的北侧、城东片区与城中片区的交界处以及城南片区的北侧对公园的需求最大。需要依据高邮市水网特色格局与公园的需求度在沿河两侧区域选址建园,构建"水绿交融"的公园系统。【结论】通过定量数据辅助定性分析的数字景观技术,在公园选址布局研究中兼具人性化和科学性,更能迎合居民的需求。
- 张金光赵兵
- 关键词:虚拟现实
- 基于GIS适宜性评价的中小城市公园选址研究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定量评价中小城市建成区内土地建设成公园的适宜性,根据适宜性评价优化城市公园的布局,科学地预选出一批优先重点建设为公园的区域。【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江苏省高邮市建成区为研究样本,从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两个层面分析影响公园选址的6个主要单因子因素:土地建设可行性、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公园可达性、城市防灾避险服务半径、人口空间分布。采用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确定6个因子的权重,并按照不同权重加权叠加,分析公园选址的适宜性。【结果】在适宜性评价较高的区域范围内划定候选公园位置,并借助于LA模型分析,最终选取1个大型公园及7个小型公园为重点建设项目,并将其纳入城市公园体系规划近期建设项目。【结论】以定量数据辅助定性分析的选址方法,弥补了传统布局方法科学性、精准性不足的缺陷,可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张金光韦薇承颖怡赵兵
- 关键词:城市公园GIS
- 园林铺装花岗石碳排放量的测度被引量:8
- 2016年
- 园林铺装石材的碳排放量测度是量化园林建设中碳排放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园林工程CO_2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通过从定性评价到定量测度的转变,以园林石材中最常用的花岗石为例,基于生命周期法(LCA)将花岗石全生命周期分为石材产品生产加工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建造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清除回收阶段。在微观尺度下对碳排放量进行测度研究,建立了石材铺装过程碳排放量测度模型。通过此模型,以南京体育学院网球场花岗石铺装为例,计算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铺装碳排放量,得出样本区2 308 m^2花岗石铺装产生的碳排放量(以CO_2量计)为12 436.73 kg。分析产生碳排放的原因,并提出各阶段相应的减排措施,认为应将减排重点放在施工建造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
- 赵兵张金光刘瀚洋韦薇
- 关键词:园林铺装花岗石碳排放量生命周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