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娟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移动互联
  • 2篇移动互联网
  • 2篇媒介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1篇移动互联网时...
  • 1篇生活节律
  • 1篇数字化
  • 1篇媒介接触
  • 1篇媒介融合
  • 1篇互联网时代
  • 1篇功能异化

机构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昌吉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篇李慧娟
  • 1篇喻国明
  • 1篇李彦

传媒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线下到线上:移动互联网的时空分区效应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随着移动互联网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的巩固,城市居民的生活网络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线下空间与线上空间的分化更加明显。根据吉登斯的时空分区概念,在不同的时空区域中,人们会形成相应的例行化社会活动与社会行为。本文旨在从量化研究的角度,通过一系列评测指标,对移动互联网的时空分区效应及相关假设进行分析和论证,探索人们在两个空间中的日常生活结构变化与社会行为规律。研究发现:在线下空间,人们在家务活动和传统媒体接触时间持续减少,而休闲活动以及社交活动时间持续增加,呈现出克莱·舍基提到的"认知盈余"现象;而在线上空间,基于不同的活动项目和时间带的区域化例行行为模式也已形成,可以概括为快波、慢波和中波节律三种。全天候情景下,夜间闲暇时段为移动互联网接触的最高峰和黄金时间带。我们的社会时空结构更多元、更多变、更具流动性,社会时空关系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分离与重组。
李慧娟李彦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生活节律媒介融合
家庭场域的数字化重构——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空间的功能异化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城市居民的媒介接触与使用习惯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的视角,分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空间中移动互联网的接触、使用情况,从接触空间差异、时段差异以及关系场景差异三个方面,总结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日常生活空间功能的变化特点,表现为私人空间的社会化扩展,前后台区域的进一步交融;从工作日到周末,夜间闲暇时段的客厅和睡前阶段的卧室都是移动互联网的高使用度空间,家成为新的媒体中枢,"客厅争夺战"方兴未艾;在不同的关系场景中,"疏远的陪伴"成为普遍现象。流动的生活空间,体现了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利用方式和对于场景快速转换的习以为常,一个全方位的、虚拟的移动生活空间正在形成。
李慧娟喻国明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媒介接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