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耐药
  • 1篇单胞菌
  • 1篇药物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类
  • 1篇碳青霉烯类药...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青霉烯
  • 1篇青霉烯类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 1篇耐药变异
  • 1篇耐药机制
  • 1篇耐药研究
  • 1篇菌药
  • 1篇抗菌
  • 1篇抗菌药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2篇王进
  • 2篇李松林
  • 1篇王喆
  • 1篇刘远程
  • 1篇肖永红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测定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米诺环素的体外抗菌活性;从中选取不同耐药表型菌株8株,以标准株PAO1为对照,凝胶电泳分析外膜蛋白;用荧光定量RT-PCR测定细菌主动外排系统结构mexA、mexC和mexE的表达,并对其调控基因进行测序。结果3株细菌金属酶测定阳性;敏感菌株与PAO1外膜蛋白图谱相似,耐药菌株尤其是对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2量减少或消失;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强,主动外排系统表达逐渐增加。5株细菌发现mexR,nfxB突变。结论外膜蛋白D2缺失、主动外排系统表达增加、产生碳青霉烯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但细菌对不同药物耐药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李松林王进刘远程肖永红王喆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
耐药变异预防浓度——抗菌药物耐药研究的新指标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介绍细菌耐药变异预防浓度,防止细菌耐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述近几年耐药变异预防浓度文献研究情况。结果:在最小抑菌浓度与细菌耐药变异预防浓度之间的浓度范围,耐药菌株可以被选择性富集,所有该浓度范围被称为耐药选择窗,耐药选择窗越宽,细菌越容易出现耐药菌。结论:要避免细菌耐药,就必须是耐药选择窗关闭,耐药选择窗愈小,细菌耐药可能性就愈小。
李松林王进
关键词:最小抑菌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