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作品数:6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掌骨头缺血性坏死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1年 骨缺血性坏死最多见于股骨头和手舟骨,发生在掌骨头的缺血性坏死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14岁男性患者,右手疼痛伴活动受限1个月,右手第3、4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度为70°-30°,右手抓握力约为健侧的60%;X线片示右手第3、4掌骨头关节面变平,局部骨质硬化改变;CT示关节面塌陷、囊性低密度影。经石膏制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理疗等保守治疗4个月,右手掌指关节疼痛症状逐渐消失。治疗后2年,掌指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右手抓握力为健侧的105%,MRI示掌骨头局部重塑改变。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掌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掌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掌指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X线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MRI可以评估早期掌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掌骨头缺血性坏死多见于有创伤病史的青少年患者;由于骨骼有重塑的潜力,青少年掌骨头缺血性坏死可通过保守治疗愈合。 樊晓磊 汪文涛 王健 廖燚 肖蕊关键词:掌指关节 缺血性坏死 骨质硬化 关节面 低密度影 对骨科监护室护士进行心理弹性培养的做法和成效 目的:探讨培养骨科监护室护士心理弹性的重要性和培养骨科监护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具体方法。方法:正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韧性、抗逆力,是个人面对困难的积极适应,是经历挫折仍可以保持或者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随着积极... 巴雪峰 毛峰 方洲 王健 凯瑟尔 张德华 樊晓磊关键词:心理弹性 第4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5腕掌关节脱位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掌指骨钢板固定对第4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5腕掌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第4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5腕掌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掌指骨钢板固定掌骨于钩状骨并进行随访。结果依据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总关节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价方法评定,优3例,良3例,优良率达到100%。结论第4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5腕掌关节脱位时掌指骨钢板固定掌骨于钩状骨,效果良好。 方洲 张静倪 王健关键词:掌骨骨折 腕掌 关节脱位 三柱固定理论前后联合入路协同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评估使用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Ⅳ型7例,Ⅴ型13例,Ⅵ型8例.合并半月板损... 汪少波 巴雪峰 凯瑟尔 毛峰 王健 方洲 张德华 樊晓磊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植骨 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结合转棒技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 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结合转棒技术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结合转棒技术治疗26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3例;年龄12~53岁,平均25.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末端预弯成10°~15°的克氏针作为髓内钉从第5掌骨基底部穿入髓腔,闭合手法复位,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髓内钉穿过骨折端进入掌骨头,再利用克氏针转棒技术进一步复位固定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2周,去除石膏后开始功能锻炼。术后10~16周X线片提示骨折愈合后门诊局麻下拔除克氏针。记录手术时间、患侧第5掌骨头干角、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及末次随访时手部功能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1 min(12~35 min)。23例患者骨折获解剖复位,3例未达到解剖复位,但掌骨头干角明显改善且对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获6~29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均达到骨折牢固愈合,无感染等发生。第5掌骨头干角从术前的61.2°±11.2°改善为术后的14.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干角与健侧(14.6°±1.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89.3°±4.2°)与健侧(90.7°±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依据TAM评定疗效:优22例,良3例,可1例。结论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结合转棒技术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能实现二次复位、临床效果良好。 樊晓磊 王健 赵建新 凯瑟尔 吴宏梓 毛峰 廖燚关键词:掌骨 骨钉 第五掌骨颈骨折 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PMO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61例。单一用药组仅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股骨颈、腰椎以及Ward’s三角区的BMD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BALP、TRACP-5b以及BGP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能够提高骨质密度,改善骨质代谢,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王健 巴雪峰 毛峰 张德华 凯瑟尔 廖燚关键词:绝经后 骨质疏松症 阿仑膦酸钠 唑来膦酸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