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鹏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器装备重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膛口装置对双联自动机弹丸飞行姿态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为研究双自动机并联发射时膛口气流对弹丸出膛口后飞行姿态的影响,设计了新型炮口装置.对某双自动机并联发射时膛口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合膛口流场模拟结果分析了带炮口装置前后膛口流场对弹丸出膛口后运动姿态的影响.未装炮口装置时因膛口流场影响弹丸产生的偏移速度为2.586 m/s,安装新型炮口装置后弹丸偏移速度为1.564 m/s.新膛口装置可显著减小膛口气流对弹丸出膛口后运动姿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武器系统的射击精度.
- 苏晓鹏钱林方戴劲松王健
- 关键词:自动机膛口流场数值仿真
- 带炮口装置时某火炮膛口流场数值仿真被引量:16
- 2009年
- 研究炮口装置能控制火药气体从膛口流出后的流动状态,可以改变身管受力及膛口流场射流结构分布状况,对火炮武器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为研究某新型炮口装置性能及其对弹丸运动影响问题,提高精度,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结合动网格技术,建立了包含炮口装置和运动弹丸的膛口流场数值仿真模型,利用轴对称Euler方程组和有限体积法(FVM),对带炮口装置的某火炮膛口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反映了带炮口装置时膛口流场发展过程及射流结构的主要特征。根据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了膛口流场对弹丸受力状况及运动状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某新型炮口装置对膛口流场结构有较大影响,并会影响弹丸出炮口后运动状态,从而影响火炮射击精度。
- 苏晓鹏钱林方戴劲松
- 关键词:火炮炮口装置膛口流场数值仿真
- 高射速自动机后坐力控制被引量:4
- 2011年
- 如何对高射速自动机后坐力及射击稳定性进行有效控制,对于自动机的适装性及系统的射击精度至关重要,是现代高射速自动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提出了采用最佳后坐力控制(FORC)理论对高射速自动机后坐力进行控制的思路,并以某高射速小口径自动机为应用对象,建立了其动态仿真模型,对自动机后坐运动特性进行动态仿真,并开展了高射速自动机后坐力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机在高射速下稳定浮动,后坐力较原缓冲器降低50%,本文研究结果对现代高射速自动机缓冲装置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刘振戴劲松王茂森苏晓鹏
- 关键词:流体力学后坐力动态仿真
- 高射速自动机身管热容量及热应力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针对高射速自动机在连续射击条件下,身管承受高频、高温及高压冲击作用的特点,采用传热学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方法,建立了高射速自动机身管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选取不同管径比的身管为实例,对自动机以高射速连续射击条件下身管的热容量和热应力情况进行了仿真,得出了管壁温度和热应力随连续射弹数的变化趋势及热应力在管壁内的分布规律,在考虑膛压和温度场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分析了热应力的存在对不同管径比身管强度安全性的影响。该文分析方法和仿真结果对小口径高射速自动机身管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苏晓鹏钱林方戴劲松王茂森
- 关键词:热容量热应力
- 双自动机并联发射时膛口流场数值仿真
- 2009年
- 为研究双自动机近距离并联发射时膛口流场特征及其对弹丸运动影响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结合动网格技术,建立了包含弹丸运动的膛口流场数值仿真模型,对双自动机近距离并联发射时复杂膛口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以三种不同身管间距为例,得出了双自动机并联发射时膛口流场的形成、发展及相互干扰过程,及膛口流场对弹丸出炮口后运动姿态的影响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双自动机在近距离发射时,相互干扰的膛口流场对弹丸出炮口后运动姿态有较大影响,以至影响火炮系统射击精度。在双自动机近距离并联发射时,为保证武器系统射击精度,应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两身管间膛口流场的相互干扰,减小膛内流场对弹丸运动姿态的影响。
- 苏晓鹏钱林方戴劲松
- 关键词:自动机膛口流场数值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