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媛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疗效及对出血与淋巴细胞亚群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出血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ITP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rhTPO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5、7、14 d的血小板计数(PLT)化情况。检测患儿的凝血功能指标[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及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A组的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3、5、7、14 d后PLT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APTT、FIB、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高于A组,CD8+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ITP患儿疗效较好,能在短时间内提高PLT水平至正常范围,同时调节淋巴细胞亚群趋向平衡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梁玉丽王丽温丽贾丽媛李华利张策全美洁李文梓赵艳荣杨明丽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槐杞黄颗粒淋巴细胞亚群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危险度分层和预后不良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危险度分层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LL患儿6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到我院健康查体的同龄健康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5-OH-D3和IL-6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H水平,对比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LDH、IL-6水平,对比不同危险度分层ALL患儿血清25-OH-D3、LDH、IL-6水平,分析其与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ALL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临床特征及血清25-OH-D3、LDH、IL-6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LDH、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低危型、中危型ALL患儿血清25-OH-D3水平高于高危型,且低危型高于中危型(P<0.05);低危型、中危型ALL患儿血清LDH、IL-6水平低于高危型,且低危型低于中危型(P<0.05)。预后不良组高危型患儿及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患儿所占比例、血清LDH及IL-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ALL患儿危险度分层呈负相关(P<0.05),血清LDH、IL-6水平与ALL患儿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P<0.05)。危险度分层及血清25-OH-D3、LDH、IL-6是ALL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LL患儿血清25-OH-D3、LDH、IL-6水平异常改变,与危险度分层相关,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贾丽媛王丽温丽翟小颖梁玉丽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羟维生素D3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危险度分层预后
- 补充维生素A对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A(VitA)对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6例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VitA补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贫血状况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患儿咳嗽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gM、IgA、Ig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持续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辅用VitA能够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的贫血及免疫功能低下症状,缩短治疗进程,加速患儿康复。
- 贾丽媛王丽钱增丽温丽翟小颖全美洁李文梓杨明丽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维生素A免疫功能
- HLH-2004方案分层治疗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疗效及对血清IL-6、IL-10和IL-12水平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HLH-2004方案分层治疗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HPS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HLH-2004方案分层治疗)和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估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和炎症因子(IL-6、IL-10、IL-12)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38例(95.00%),疾病活动2例(5.00%)。对照组临床缓解12例(75.00%),疾病活动4例(2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9,P=0.029)。两组治疗后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FIB和PL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10和IL-1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H-2004方案分层治疗可改善HPS患儿的高脂血症,减轻患儿全身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缓解率。
- 温丽王丽梁玉丽翟小颖贾丽媛王嘉敏李华利李文梓
- 关键词: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甘油三脂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前后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103例接受化疗的ALL患儿设为ALL组,34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ALL组初治时、化疗结束时、化疗后3个月T细胞亚群。化疗结束时采用PCR检测HCMV病毒,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比分析两组T细胞亚群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M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ALL组(初治时)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化疗前后CD3^+、CD4^+、CD4^+/CD8^+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时共18例患者HCMV病毒检测为阳性,感染组化疗结束时CD3^+、CD4^+、CD4^+/CD8^+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危险度是ALL患儿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AOR=1.543,95%CI:1.213~1.809,P=0.028),而CD3^+、CD4^+、CD4^+/CD8^+、最低PLT是HCM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ALL自身以及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增加了HCMV感染风险,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与HCMV感染可能互为因果。
- 温丽王丽翟小颖贾丽媛全美洁王嘉敏李文梓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细胞免疫HCMV感染
- 长期化疗后相继出现肺、肝侵袭性真菌感染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加强对长期化疗儿童继发真菌感染尤其是少见脏器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2b)男性患儿持续大剂量化疗后相继出现肺、肝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该病的临床特征及生物学特点。结果该患者首次化疗后骨髓象缓解,7个月后复发,同时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给予长期口服伏立康唑并继续第2次化疗。复发后8个月出现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腹部CT检查提示肝右叶巨大脓肿。行腹腔镜探查,术中见肝脏右后叶上段后部圆形肿物,切除肿物并行病理检查提示毛霉菌感染。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抗感染治疗2个月,院外伊曲康唑口服1个月,伏立康唑口服3个月后病灶消失。结论长期化疗儿童肺外毛霉菌感染要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对病灶进行内外科联合干预效果好,两性霉素B对毛霉菌感染有效。
- 粱玉丽刘刚温丽翟小颖贾丽媛王丽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真菌病毛霉菌病
- 石家庄市学龄前儿童贫血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学龄前儿童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石家庄市本地2 327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儿童末梢血,应用XS-500i/XS-9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浓度,按WHO制定的贫血标准诊断儿童贫血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儿童及家长相关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2 327例学龄前儿童中有573例儿童患有贫血,贫血率为24.6%。其中轻度贫血264例(46.1%),中度贫血248例(43.3%),重度贫血61例(10.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12个月、妊娠期贫血、早产、>6个月添加辅食、有贫血史、未服用铁剂和家庭经济收入≤5 000元/月的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OR=1.340,95%CI:1.143~1.571)、妊娠期贫血(OR=3.080,95%CI:2.355~4.029)、早产(OR=1.618,95%CI:1.299~2.015)、添加辅食时间晚(OR=1.420,95%CI:1.207~1.671)、有贫血史(OR=1.468,95%CI:1.008~2.139)、家庭收入≤5 000元/月(OR=1.533,95%CI:1.190~1.974)是学龄前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服用铁剂(OR=0.804,95%CI:0.699~0.924)是学龄前儿童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石家庄市学龄前儿童贫血与年龄、妊娠期贫血、早产、添加辅食时间、贫血史、是否服用铁剂和家庭经济收入相关。加强贫血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科学喂养,平衡膳食,是预防和降低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关键。
- 贾丽媛王丽孟宪彬赵艳荣杨明丽李文梓全美杰温丽翟小颖钱增丽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贫血
-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65例病因诊断及治疗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以基因筛查、病原学检查为主的病因诊断方法及针对性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65例HL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15例)。分析患儿的病因,评价针对性治疗效果;统计不同病因HLH患儿的存活率;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构建森林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65例HLH患儿的病因包括LYST突变(1.5%)、BIRC4突变(1.5%)、UNC13D突变(3.1%)、细菌感染(12.3%)、支原体感染(3.1%)、EB病毒感染(56.9%)、利什曼原虫感染(4.6%)、结缔组织病(3.1%)、肿瘤相关疾病(3.1%)、病因不明(10.8%);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后,基因突变、感染相关、其它病因的HLH患儿生存率分别为50%、82%和63.6%;肝大>5.5 cm、PLT<38×10^(9)/L、Alb<27 g/L、TB>30μmol/L、AST>300 U/L、ChE<4000 U/L、IL-6>52 pg/mL、IL-10>350 pg/mL以及病因均是导致HLH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森林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结论共筛查到4例基因突变、50例感染和11例其它原因所致的HLH,构建了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上HLH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 温丽王丽梁玉丽翟小颖贾丽媛王嘉敏李华利李文梓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基因筛查病原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