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月超

作品数:16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太阳能
  • 10篇集热
  • 10篇集热器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太阳能集热
  • 5篇太阳能集热器
  • 5篇值模拟
  • 4篇平板太阳能
  • 3篇新型太阳能
  • 3篇平板太阳能集...
  • 3篇空气集热器
  • 2篇再生能源
  • 2篇太阳能热水
  • 2篇能源
  • 2篇热管
  • 2篇热性能
  • 2篇幕墙
  • 2篇集热效率
  • 2篇CFD模拟
  • 1篇对流换热

机构

  • 16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6篇邓月超
  • 14篇赵耀华
  • 7篇全贞花
  • 5篇刁彦华
  • 5篇王林成
  • 3篇朱婷婷
  • 2篇侯隆澍
  • 2篇王宏燕
  • 2篇王伟
  • 2篇叶三宝
  • 2篇王岗
  • 1篇孙育英
  • 1篇郝丽敏
  • 1篇徐俊芳
  • 1篇王欣悦
  • 1篇刘中良
  • 1篇樊洪明
  • 1篇朱婷婷
  • 1篇王岗
  • 1篇李凤飞

传媒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山东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板微热管阵列在LED散热装置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针对目前大功率LED灯的散热问题,研制了高效散热器件——平板微热管阵列。实验表明,平板微热管阵列具有良好的热输运能力,当蒸发段表面温度为69.5℃时,热流密度能够达到143.2 W/cm2。利用该平板微热管阵列设计了用于LED散热的散热装置,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测试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散热装置散热效果良好,测得的光源基座处的温度均低于70℃,大大低于对结温的要求。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4%以内,模型合理,可以用于该散热装置的优化设计。
王宏燕邓月超郝丽敏赵耀华
关键词:结温热流密度数值模拟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试验被引量:15
2013年
为了检验一种新型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该文对其核心部件—基于微热管阵列的集热器及其组成的热水器进行了热性能试验。集热器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瞬时效率的斜率为4.7,截距为0.80,分别优于国家标准要求值11.0%和22.3%。在满足测试要求的天气情况下,对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的多次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热水器的日有效得热量均高于国家标准要求值,日平均集热效率均高于60%。同时,该热水器具有承压能力强、无炸裂、轻巧、成本低、无需焊接、抗冻性能好、易于建筑一体化等优势。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由于性能优异,并能克服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的缺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邓月超全贞花赵耀华王林成叶三宝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热器热管热性能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光伏光热幕墙及其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正引起全球关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延续的重要问题。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其长久、能量巨大、无污染、廉价等优势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在太阳能应用技术中,太阳能光伏发电被认为是...
邓月超
关键词:建筑一体化光电转换效率数值模拟节能减排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系统被引量:19
2014年
针对光伏发电效率较低和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蒸发器,将平板微热管阵列太阳能光伏光热(PV/T)集热器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组成新型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系统。并对该热水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水箱水温、吸排气压力、压缩机功率和性能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分别为5、10和15℃的条件下,热泵加热73 L水,水温从15℃加热到50℃时,双热源运行工况的加热时间比单空气热源运行工况依次缩短了5.14%、10.29%和11.38%,COP依次提高了5.99%、9.28%和11.96%。
王岗全贞花赵耀华侯隆澍徐俊芳邓月超
关键词:太阳能热泵性能系数再生能源
微热管阵列光伏光热组件瞬时效率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将新型平板热管——微热管阵列应用于太阳电池的散热,制成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在降低电池温度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对余热进行收集利用,达到热电联供的目的。为了测试微热管阵列光伏光热组件的性能,对该组件进行瞬时效率实验,测得瞬时热效率曲线的截距η。可达到41.4%,斜率FRUL为3.95,20℃入口温度时的太阳能利用总效率可达到50%以上,综合性能效率达70%以上;瞬时热效率随室外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冷却介质人口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环境温度为6℃和19℃时的瞬时热效率相差10%以上,人口温度是20℃的瞬时热效率比40℃时高8.5%。背板温度是影响电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测试期间,光伏光热组件电效率保持在10.5%~12-3%之间。
王林成全贞花赵耀华邓月超王岗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空气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2年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并对影响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热器内自然对流换热热损失随夹层间距的变化而改变,为降低自然对流换热热损失,最佳的空气夹层间距应为3 cm;夹层间距一定时,吸热板温度越高,对流换热系数越大,自然对流换热作用越强;集热器水平放置时,自然对流换热作用最强,热损失最大,当放置角度超过30°后,自然对流换热热损失基本不变。
邓月超赵耀华全贞花王林成
关键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数值模拟自然对流
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集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被引量:3
2014年
介绍一种全新的平板式太阳集热器,该集热器应用微热管阵列作为集热元件,具有成本低、抗冻、承压、不易结垢、易与建筑一体化等优点。对其瞬时热性能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该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的截距达83.1%,斜率为-4.77。建立了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集热器的CFD模型,对集热器内部流体流动与换热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CFD模型对集热器干式接触式换热器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集热器循环水的最佳流量为0.1-0.2kg/(m2·S),水流量较低时,采用直内肋管可适当提高集热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加,管内加肋对集热器性能的提高影响不大。
邓月超赵耀华王林成叶三宝
关键词:CFD模拟
平板微热管阵列-CPC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集热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对新型平板微热管阵列-复合抛物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结构、集热特性,包括时间常数、集热效率及阻力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和对集热器性能的分析,得出了该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曲线和阻力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该集热器在春季的平均集热效率在53%左右,在风量60~320 m^3/h的工况下,阻力小于22 Pa。此外,在空气流量为260 m^3/h时,测得该集热器的时间常数约为16 min。
朱婷婷刁彦华赵耀华李凤飞邓月超
关键词:太阳能CPC集热效率时间常数
基于MHPA-FPC的太阳能热水工程实际运行性能测评研究
2015年
以北京市一个基于高效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水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热性能检测和系统年热效率评测。研究结果表明,日有用得热量、水箱温升值分别超出国家标准GB/T 20095—2006《太阳热水系统性能评定规范》规定值的28.6%和13.2%,系统热性能优于国家标准要求。根据北京地区全年测试结果,系统瞬时效率截距为0.69,总热损系数为5.2,系统年热效率为46%,年热效率优于GB/T 50801—201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系统年热效率的推荐指标。测评结果显示,基于MHPA-FPC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优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刘慧敏孙育英王伟赵耀华邓月超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工程性能测评
平板微热管阵列及其传热特性被引量:61
2011年
研制了结构紧凑的带有微结构的平板微热管阵列,并对其充装不同工质时的传热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对热管内充装不同工质时的热通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使用甲醇、乙醇、丙酮、R141b为工质的情况下该平板微热管阵列的散热效果良好,其中甲醇为工质的散热器在保证芯片表面正常的工作温度下的最大热通量及总热量输运能力分别达到102W·cm-2及102W以上。最高热通量可达200W·cm-2。以甲醇为工质的不同充液率实验表明,平板微热管阵列的热通量随充液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最佳充液率为0.3。
赵耀华王宏燕刁彦华王欣悦邓月超
关键词:微热管平板热管热通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