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凯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磁共振成像和病理学变化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和病理改变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年轻患者20例为对照组,50例患者均行腰椎间盘MRI平均信号强度测定。手术患者术中取髓核标本,术后测定水分含量,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软骨样细胞,统计分析腰椎间盘突出髓核MRI平均信号强度和髓核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MRI和病理学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致性;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隙高度,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MRI平均信号强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患者Ⅱ类椎间盘的MRI平均信号强度、水含量明显高于Ⅲ类椎间盘(P〈0.01);观察组患者Ⅱ、Ⅲ类椎间盘的MRI平均信号强度和水含量均存在正相关(r=0.989、0.979,P〈0.01);观察组患者Ⅱ类椎间盘的软骨样细胞数明显高于Ⅲ类椎间盘(P〈0.01);MRI和病理学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K值为0.74,K值在0.40~0.75,表示MRI和病理学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存在显著一致性;对照组患者腰4-5和腰5骶1的前高、后高、平均高度、前后高比均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MRI和病理学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显著一致性,为临床上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然病史,及早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准确判断疾病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 钟凯华徐海斌白素平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34例,均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分析其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统计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屈曲畸形、肌力、活动度、功能、疼痛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机体功能、社会职能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为88.2%(30/34),并发症发生率为11.8%(4/34)。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较高。
- 梁鸿志樊书新骆雷锋王贺平刘照树张潇钟凯华姚树俊
-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囊外松解合并内侧髌股韧带双束重建术治疗急性和复发性髌骨脱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囊外松解合并内侧髌股韧带双束重建治疗急性和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8例(38膝)髌骨脱位患者于关节镜下行外侧支持带囊外松解,并游离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10例合并髌骨骨软骨骨折的患者同时行切开骨软骨块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随访24个月.采用影像学检查评价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改善状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恐惧试验均为阴性,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关节僵硬、疼痛等不适,髌骨无再次脱位发生;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及髌骨倾斜角均较手术前显著缩小,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手术前显著提高(P〈0.01),10例髌骨骨软骨骨折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囊外松解并合内侧髌股韧带双束重建治疗急性和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樊书新钟凯华白素平
- 关键词:关节镜内侧髌股韧带
-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氨甲环酸静脉局部联合应用的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静脉滴注联合局部注射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南华医院行初次单侧TKA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54例。观察组分别静脉和局部给予20 mg/kg TXA,对照组未给予TXA。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评分。检测比较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以及白蛋白(Alb)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理论总失血量(TBL)、术中失血量(IBL)、术后引流量(PDV)、隐性失血量(HDL)和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HSS评分和WOMAC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检验方面,术后即刻、6 h、12 h和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DD、FDP和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和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CRP低于对照组,而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KA患者静脉滴注联合局部注射20 mg/kg的TXA能够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和输血量,显著降低炎症反应,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改善疗效。
- 骆雷锋刘照树梁鸿志张潇钟凯华侯威
- 关键词:氨甲环酸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炎症反应
- 重建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IFF)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1例A3型IFF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PFNA组(n=35)和联合手术组(n=36),分别采用PFNA治疗和重建钢板联合PFNA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1m、3m,采用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arrishipscore,HHS)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术后3m,采用轴向压缩实验评估患者的轴向压缩,采用轴向压缩破坏试验评估患者的破坏载荷;术后1 m、3 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lopeptide osteocalcin,NMID)、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1NP)、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SAP)、β-胶原降解产物(β-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水平。结果:联合手术组住院时长、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长短于PFNA组,但术中总失血量多于PFNA组,手术耗时长于PFNA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 m、3 m,两组患者疼痛、畸形、活动度、功能性活动评分均明显增加,血清P1NP、β-CTX水平明显降低,血清BSAP、NMID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联合手术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 m,两组轴向压缩、破坏载荷明显升高,扭转刚度明显降低(P<0.05),其中联合手术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联合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78%)明显低于PFNA组(22.86%)(P<0.05)。结论:重建钢板联合PFNA治疗A3型IFF可有效提升髋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改善生物力学作用。
- 张俊钢周昆鹏钟凯华
-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骨代谢重建钢板
- 不同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 2021年
-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期间周口市中心医院接收的90例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的46例患者作为鹰嘴组,接受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双钢板内固定的44例患者作为舌状瓣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长、X线暴露时长、住院时长)、随访6个月肘关节恢复状况、并发症状况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骨代谢指标[VEGF、碱性磷酸酶(ALP)、IGF-1]变化。结果鹰嘴组X线暴露时长、骨折愈合时长、住院时长短于舌状瓣组(P<0.05);随访6个月,鹰嘴组肘关节恢复状况优于舌状瓣组(P<0.05);术后6个月,鹰嘴组VEGF、ALP、IGF-1高于舌状瓣组(P<0.05);与舌状瓣组22.73%(10/44)对比,鹰嘴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显著减少(P<0.05)。结论与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相比,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者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减少X线暴露时长,促进骨折愈合,减少住院时长,并增强肘关节功能,改善骨代谢状况,提高手术安全性。
- 钟凯华
- 关键词:尺骨鹰嘴截骨入路C型肱骨髁间骨折成人
-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失血量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静脉应用氨甲环酸,观察组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失血情况、术前及术后第2 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 d两组各指标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失血量,维持血红蛋白处于较高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梁鸿志樊书新骆雷锋王贺平刘照树张潇钟凯华姚树俊
- 关键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血红蛋白
- 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于人工假体安放完毕及缝合关节囊切口后,对照组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均术后夹闭引流管6 h。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 h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并比较两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ATPP、PT、FG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分别为(364.35±59.42)ml、(285.76±54.29)ml、(651.42±125.28)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情况。结论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总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
- 梁鸿志樊书新骆雷锋王贺平刘照树张潇钟凯华姚树俊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
- 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在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固定中的应用及对肌肉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ltse入路在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肌肉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87例,根据复位固定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49例,其中观察组采取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ltse入路,对照组采取AF系统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记录两组病人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清肌肉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变化;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病人不同时间节点疼痛水平;经胸腰椎正侧位片检查获取伤椎原始高度(H_(0))、术前及术后1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H_(1)、H_(2)),计算术前、术后1周伤椎相对高度(H_(1)/H_(0)、H_(2)/H_(0))及伤椎复位率,并测量矢状位Cobb角变化;随访3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情况,并统计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K、Mb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CK、Mb水平(58.21±10.42)U/L、(92.37±18.85)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4±23.29)U/L、(127.83±26.43)μg/L(P<0.05)。术后1 d、3 d、1周,两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82±0.69)分、(1.68±0.47)分、(0.89±0.3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的(4.47±1.21)分、(2.49±0.65)分、(1.33±0.52)分(P<0.05)。术后1周,两组H_(2)/H_(0)、伤椎复位率及矢状位Cobb角降低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愈合不良外,两组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ltse入路手术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有效术式,有利于减轻病人肌肉损伤及术后疼痛。
- 钟凯华
-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肌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