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兆阳

作品数:14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农业
  • 5篇贫困
  • 5篇减贫
  • 4篇贫困地区
  • 3篇农户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中介
  • 2篇中介效应
  • 2篇时空分异
  • 2篇实证
  • 2篇特色农业
  • 2篇农业发展
  • 2篇公共政策
  • 2篇扶贫
  • 1篇地方特色资源
  • 1篇地区农业
  • 1篇调研数据
  • 1篇对口支援
  • 1篇意愿
  • 1篇支援

机构

  • 14篇吉首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刘兆阳
  • 10篇蒋辉
  • 3篇张怀英
  • 1篇陈功锡
  • 1篇杨正华

传媒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农学报
  • 1篇农业技术与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7
  • 3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发展在政策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培育农业等支柱性产业从而形成持续内生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减贫的重要途径。农业发展在公共政策与减贫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农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中介效应,公共政策通过农业发展这一中介变量有效推动了减贫进程。按照公共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贫困减缓这一逻辑脉络,构建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效应三大系统及其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分阶段探究了2000-2015年公共政策减贫过程中农业发展在各时期的减贫作用强度及其动态演变趋势,并对农业发展在政策扶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农业发展对政策扶贫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公共政策的减贫效应中约有45.25%的贡献来自于农业发展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单纯的公共政策对于贫困减缓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而农业发展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则逐年增强。研究表明,我国多元化的减贫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内生式减贫机制逐渐健全并已经发挥作用,公共政策对农业发展和减贫的促进作用呈边际递减态势。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的扶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其次促进当前我国扶贫攻坚战略应尽快转向换挡,千方百计推动已经形成的内生减贫系统有效运转。
刘兆阳蒋辉张康洁张怀英
关键词:农业发展状态空间模型中介效应减贫效应公共政策
农户异质性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经营收入的影响研究——微观农户数据的检验被引量:13
2016年
贫困地区农户的农业收入水平具有显著个体差异性。通过对湖南西部5县239户椪柑种植户入户调查数据的分析,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研究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经营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性别、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椪柑种植面积和网络通讯是否畅通等因素能够显著影响椪柑经营收入,其它因素如农户非农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加入合作社虽然对特色农业经营收入影响并不十分显著,但其参数估计值的变化却反映出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中某些趋势和问题。要从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发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强化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等方面着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农业。
蒋辉刘兆阳
关键词:贫困地区特色农业LOGISTIC模型
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被引量:43
2017年
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0和2015年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1)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地区也符合此整体趋势;相比之下,在我国一二三产业中,工业的发展水平最高,农业次之,第三产业最低。(2)从整体来看,虽然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处于拮抗期且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其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处于勉强协调类型的省份数量由原来的北京、天津、上海3个省份增加至9个省份。(3)就空间角度而言,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呈"东高—西低"格局,即东部沿海省份和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耦合协调度较高,中部省份次之,而西部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处于濒临失调状态。(4)从空间关联性来看,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并且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HH型主要集聚在东部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
蒋辉张康洁张怀英刘兆阳
关键词:时空分异
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微观农户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以湖南西部5县239户椪柑种植户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多元有序Probit模型,系统地研究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特色农业经营收入、农户文化水平、家庭劳动人口数量、是否参加合作社以及与中心城镇距离等因素,对贫困地区农户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意愿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并对贫困地区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指出了政策扶持的方向。
蒋辉刘兆阳
关键词:贫困地区特色农业PROBIT模型
贫困地区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的耦合协调分析——基于贵州、云南、安徽三省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文章探讨了存在于贫困地区的"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效应"复合减贫系统,从理论层面阐明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效应三者间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了减贫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4年的数据测算了贵州、云南和安徽三省减贫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减贫效应"复合减贫系统基本形成,并逐渐呈现高度协调发展态势;复合减贫系统实现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时序和空间差异性,各省协调度的变化演进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且其实现高度协调的时间点也各不相同;公共政策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减贫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小,农业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对该耦合协调度具有良好的表征作用。
蒋辉刘兆阳
关键词:贫困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减贫
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以湖南千村调研为例被引量:39
2020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价值、主体、要素、功能、结构及其实现路径构成的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湖南省“千村调研”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还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弱小、产业发展结构效益不佳、产业要素集聚效应尚未形成、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亟需从优化结构、完善发展平台、健全动力机制、培育发展主体等方面构建完善的乡村产业政策体系。
蒋辉刘兆阳
关键词:理论逻辑
贫困地区农业减贫中介效应的动态分析——基于贵州、云南、安徽三省的实证
众多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农业一直处于贫困地区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更是在产业带动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一项针对武陵山贫困地区减贫的基线调查发现,分布于湘鄂渝黔四省市的689个样本...
刘兆阳
关键词:贫困地区中介效应
农户感知视角下的扶贫政策成效评价与优化路径被引量:12
2017年
对扶贫政策成效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性工作。以湖北省来凤县后坝村为个案,通过农户视角对生计资本的改善、可行能力改善、经济脆弱性改善、经济包容性改善、地理资本改善、社会排斥降低状况等方面的扶贫政策成效进行了感知性评价。研究发现:扶贫政策成效总体比较显著,扶贫政策在改善村域发展能力和机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提升农户个体发展和改变地理资本方面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从强化培育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政策导向、健全贫困个体生计资本方面的政策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建设支持力度和进一步激发制度优势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扶贫政策优化建议。
蒋辉刘兆阳
关键词:减贫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破解之策——基于湖南省“千村调研”数据被引量:2
2023年
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运用2021年湖南省“千村调研”数据,对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从村集体人才发展、村集体经济经营、村集体产业发展、农民参与村集体经济等四个方面,分析当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产业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效果不显、发展资金资源匮乏等困境。总结提炼出外部招商联合发展型、党建引领自主经营型、资金入股委托代管型、资产盘活带动发展型、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型等五种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模式,从强化人才支撑、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村集体创收渠道等方面提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蒋辉杜荣陈瑶丁美华刘兆阳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20年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布局和集聚程度是表征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利用核密度和局部热点分析法探究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农业龙头企业空间集聚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发达城市并在东部地区形成热点区,且有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形成区域集聚的趋势,而西部地区相对是冷点区;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主要因素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公路里程、铁路营运里程、司法文明指数和市场化指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和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长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国家政策层面上造成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原因,为完善农业产业政策体系及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建议。
蒋辉刘兆阳
关键词:中国农业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