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
- 作品数:3 被引量:9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问卷调查的校园碳足迹计算平台设计研究
- 2013年
- 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各类资源消耗集中。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碳排放量也剧增。为建设低碳校园,促进节能减排,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核算了校园的碳足迹,探讨了校园碳足迹计算软件的设计流程、思路及实现方法,设计了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部门的碳足迹计算软件,以期为低碳校园建设提供碳核算平台。
- 张帅杨文杰马林张真铭王梁赵荣钦
- 关键词:低碳校园问卷调查碳足迹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碳足迹核算及减排潜力分析被引量:16
- 2013年
- 碳足迹是对人类活动碳排放的度量.开展校园碳足迹调查分析对于低碳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从衣、食、住、行及学校运行等方面对教师、学生和管理、后勤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 a的总碳足迹为32 491.04 t.其中,学生碳足迹为23 600.24 t,占72.6%;教师碳足迹为4 083.4 t,占12.6%;学校运行、办公及管理部门的碳足迹为4 807.4 t,占14.8%.另外,通过学校教室节能、交通方式改变、节约用纸、植树造林和空调节能等方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总碳减排潜力为1 205.7 t,碳减排比例为3.7%.因此,今后应重点在学校运行管理、校园绿化、交通节能和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展低碳校园建设.
- 赵荣钦杨文杰马林张帅张真铭王梁
- 关键词:碳足迹
- 中原经济区县域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平衡分区被引量:80
- 2014年
- 区域碳收支核算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展县域空间碳收支与碳平衡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构建县级尺度碳效率和碳生态压力评估的方法,而且对于县域空间碳补偿及低碳发展策略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9年中原经济区县域单元的各种统计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对县域空间的碳收支状况进行了核算分析,并在碳平衡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优化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主要结论:1中原经济区2009年碳吸收和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3亿t和2.1亿t。碳排放量基本呈现"从市辖区到周边县(市)逐渐降低"的规律;碳吸收量的分布具有"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2县域空间碳补偿率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其碳补偿率往往越低;反之,碳补偿率越高;3由于县域单元碳源/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中原经济区县域空间的碳排放经济贡献率和碳生态容量存在明显不匹配现象;4基于碳平衡分析,本文将中原经济区县域空间划分为碳强度控制区、碳收支平衡区、碳汇功能区、碳总量控制区及低碳优化区等5类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优化的思路及低碳发展策略。
- 赵荣钦张帅黄贤金秦耀辰刘英丁明磊焦士兴
-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碳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