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薇

作品数:10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毒性
  • 2篇生物膜
  • 2篇树脂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性
  • 2篇菌斑
  • 2篇菌斑生物膜
  • 2篇口腔
  • 2篇复合树脂
  • 1篇带教
  • 1篇带教方式
  • 1篇带教模式
  • 1篇第二磨牙
  • 1篇多生
  • 1篇多生牙
  • 1篇牙菌斑
  • 1篇牙菌斑生物膜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炎

机构

  • 8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丹薇
  • 4篇雷雅燕
  • 3篇龚瑜
  • 2篇刘涛
  • 1篇盛迅
  • 1篇和红兵
  • 1篇李星星

传媒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口腔生物医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口腔用复合树脂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
2021年
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临床上应用广泛。研究表明树脂基材料中未完全反应的残留单体具有严重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造成细胞功能不可逆性损伤。但由于复合树脂生物相容性和粘接性良好、美观性好、操作性强、修复时间短,且树脂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用树脂充填后,牙齿具有极好的抗折裂性,因此研究其对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树脂材料的发展奠定基础。
张静怡(综述)李丹薇雷雅燕
关键词:复合树脂细胞毒性
一次性根管充填在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年
探讨应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根管充填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应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94.44%(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随访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00%、0.89%,对照组分别为6.22%、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预后好。
李丹薇龚瑜刘涛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充填疗效复发率
细菌在菌斑形成及致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牙菌斑是导致众多口腔疾病的主要因素,在龋病、牙周病和牙髓疾病中都可以发现由多种细菌组成的菌斑结构。这些菌斑结构及其复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高度的细菌密度,称它为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同其他生物一样可以感知生存环境并与其他细菌进行交流互动,以此提高对微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毒力。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物理和营养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细胞间通讯和基因转移。就龋病发生过程中菌斑内细菌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高哲丰雷雅燕孙宇李丹薇和红兵
关键词:菌斑生物膜细菌相互作用
颊纤毛菌对变异链球菌产酸及黏附作用的影响
2021年
目的:研究分别使用颊纤毛菌(L.buccalis)及其上清液与变异链球菌(S.m)共培养,观察S.m的产酸、黏附变化及乳酸脱氢酶(ldh)、葡糖基转移酶(gtfb、gtfc、gtfd)基因表达变化。方法:首先从龈上菌斑中分离口腔L.buccalis,采用生化鉴定和测序鉴定;将L.buccalis单独培养组、S.m单独培养组、L.buccalis与S.m共培养组和S.m加入L.buccalis上清液培养组均培养9 h,比较每小时各组细菌产酸能力的变化;再将L.buccalis单独培养组、S.m单独培养组、分别加入1、2、3 mL L.buccalis菌液的S.m共培养组和分别加入1、2、3 mL L.buccalis上清液的S.m菌液培养组,用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各组ldh、gtfb、gtfc和gtfd的基因表达;在S.m中分别加入50、100、150μL L.buccalis上清液培养,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S.m黏附数量变化。结果:本实验成功分离L.buccalis,S.m中加入L.buccalis或L.buccalis上清液培养后pH下降速率增快,细菌的黏附数量增多,且随L.buccalis或L.buccalis上清液体积的增加ldh、gtfb、gtfc和gtfd的基因表达增高。结论:L.buccalis及其上清液对S.m的产酸及黏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高哲丰孙宇雷雅燕李丹薇
关键词:龋病牙菌斑生物膜变异链球菌产酸
复合树脂及复合体对成骨细胞毒性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2022年
目的通过观察口腔修复材料复合树脂、复合体对成骨细胞毒性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探索修复牙根缺损的新方法。方法建立小鼠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体外成骨诱导实验模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检测、划痕实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比较两种材料对MC3T3-E1细胞的生物学影响。结果MC3T3-E1细胞在两种材料上黏附良好;复合树脂浸提液对MC3T3-E1表现出稍高的细胞毒性,但其可促进细胞迁移,上调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Ⅰ型胶原蛋白(COL-1)mRNA的表达,而复合体浸提液显著抑制了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轻微的细胞毒性并不会显著影响成骨细胞黏附生长于复合树脂和复合体材料上,两种生物材料不会影响成骨细胞的正常分化,初步体现了骨性替代材料的基本性能。
张静怡李丹薇孙宇雷雅燕刘涛龚瑜
关键词:复合树脂复合体成骨细胞细胞毒性
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强化综合能力带教方式的探讨
2023年
目的:探讨口腔专业临床实习生综合能力训练的带教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在口腔专业2014级进行综合实习和分科实习学生各16人,分别采用综合带教模式和分科带教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入科成绩和出科成绩。结果:综合组学生的出科成绩与分科组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强化综合能力的带教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龚瑜李丹薇李星星盛迅
3D导航技术治疗左上颌第二磨牙与多生牙结合一例
李丹薇
左上颌第一磨牙双腭根四根管一例
<正>[病例摘要]患者,男,41岁,2017年12月因左上颌第一磨牙自发性疼痛1周就诊,患者数月前左上后牙发现咬合痛,曾有左上后牙冷热刺激痛症状,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检查:26近中邻牙合面,舌侧牙合面隐裂纹跨越边缘嵴,叩...
李丹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