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瑞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导体
  • 1篇阳离子交换容...
  • 1篇有机改性
  • 1篇三甲基
  • 1篇三甲基溴化铵
  • 1篇十六烷基三甲...
  • 1篇溴化
  • 1篇溴化铵
  • 1篇蛭石
  • 1篇稀磁性半导体
  • 1篇锰掺杂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晶
  • 1篇纳米晶体
  • 1篇纳米晶体材料
  • 1篇晶体
  • 1篇甲基
  • 1篇改性
  • 1篇半导体
  • 1篇MN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李瑞
  • 2篇廖立兵
  • 2篇李雪梅
  • 2篇谷勤
  • 2篇王春燕
  • 1篇李永舫
  • 1篇杨春和
  • 1篇张泽朋
  • 1篇钟海政

传媒

  • 2篇岩矿测试
  • 1篇化学通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氯化铵-乙醇法测定蛭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氯化铵-乙醇法测定了蛭石精矿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铵-乙醇法测定蛭石精矿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时,必须使蛭石充分润湿分散,以利于NH_4^+与蛭石层间阳离子的充分交换。甲醛法滴定NH_4^+含量时,必须消除甲酸的影响,并且不加热待滴定液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测试结果。实验测得蛭石精矿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为60.8824×10^(-3)mol/100 g。
李雪梅廖立兵李瑞谷勤王春燕
关键词:蛭石阳离子交换容量
蛭石精矿的有机改性试验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对蛭石精矿进行了有机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分析(TG)对蛭石精矿和有机改性蛭石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液中蛭石与水的质量比为1:10、反应温度在60~70℃时,HDTMAB的阳离子HDTMA进入绝大部分蛭石晶粒的晶层,将蛭石的晶层间距撑大,蛭石的(001)晶面间距d001从1.45986nm增大到3.70134nm。HDTMA进入了单晶颗粒之间,将蛭石颗粒分散成单晶颗粒。
李雪梅廖立兵谷勤李瑞王春燕
关键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改性
胶体法制备Mn^(2+)掺杂Ⅱ-Ⅵ族稀磁性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近年来兴起的稀磁性半导体纳米晶体(DMSN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磁性能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望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对以胶体法制备的Mn2+掺杂的ZnS、ZnSe、CdS、CdSe等为代表的Ⅱ-Ⅵ族DMSNC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掺杂原理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瑞钟海政张泽朋杨春和李永舫
关键词:锰掺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