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文琴

作品数:1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艺术
  • 2篇元杂剧
  • 2篇杂剧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境界
  • 1篇艺术特色
  • 1篇元代
  • 1篇植物
  • 1篇人权
  • 1篇人权意识
  • 1篇商君书
  • 1篇商鞅
  • 1篇诗歌
  • 1篇太太
  • 1篇题材
  • 1篇题材内容
  • 1篇女性
  • 1篇情感
  • 1篇情感特征
  • 1篇小说

机构

  • 9篇赣南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汪文琴
  • 2篇叶新源
  • 1篇罗露平
  • 1篇李昕

传媒

  • 2篇戏剧之家
  • 1篇盐城工学院学...
  • 1篇河南广播电视...
  • 1篇赣南师范学院...
  • 1篇淄博师专学报
  • 1篇明日风尚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商君书·垦令》平等思想之榷疑
2015年
《商君书·垦令》囊括了商鞅徭役、税收、刑罚等主要改革思想,体现了商鞅的改革观念和改革理想。透过商鞅的生平著作,发现有关商鞅在《垦令》中关于赋税、徭役和刑罚的平等思想的论断存在诸多纰漏之处,这些法令并不存在纯粹的平等思想。
汪文琴
关键词:商鞅
《金凤钗》艺术浅探
2017年
《金凤钗》是郑廷玉现存六种元杂剧之一,其中描绘了市井百姓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元代社会百态图。这部剧作描写了知识分子赵鄂的曲折命运,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刻画出人性的丑陋,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此剧在作者精心创作下,使用各种艺术创作手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故事内容,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运用了精彩绝伦的语言文字,使得《金凤钗》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郑廷玉杂剧创作的艺术成就。
汪文琴
关键词:艺术
浅析凌淑华小说中的类型女性
2015年
凌淑华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新女性作家,其以独特的笔锋描写了转型期中国女人的思想状况与生存命运,提供了不一样的人物画廊,丰富了大家对中国女性的认识,也丰富了文学创作。本文就凌淑华小说中的女性类型进行论述,且认为女性类型有三种:一是死寂闺房及其延伸的"绣枕",二是迷失或自救的太太,三是狭隘与美丽的世俗母亲。每个类型看似独立成体,可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汪文琴
关键词:凌淑华太太
论彭汝砺的植物诗
2016年
彭汝砺是北宋中后期一位才华横溢、博学多识的文人,其一生创作颇丰,为后世留下了《鄱阳集》这个宝贵财富。《鄱阳集》有大量的植物诗,涉及内容丰富多彩。本文从人格意蕴和艺术特色两方面对彭汝砺植物诗进行研究。
汪文琴
关键词:艺术特色
在激撞与交流中成长——简论刘敞诗歌的成就与影响
2015年
北宋前期,诗歌沿袭晚唐五代的风气,题材内容狭窄、意境缺少变化、情感格调不高。刘敞的诗歌创作是在与西昆体诗风激撞,在与梅尧臣、欧阳修、江休复等文人的交流,踵武杜甫等前辈中成长起来的。刘敞的诗歌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刘敞成为北宋革新诗派的中坚力量,为诗歌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叶新源罗露平汪文琴
关键词:刘敞诗歌
论元杂剧中男性人物形象的道德境界
2017年
元代是杂剧发展的黄金时期,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男性人物。从人物形象角度看,元杂剧中的男性人物形象的道德境界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高尚、大公无私和卑劣、自私自利。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对元杂剧中男性人物形象的道德境界进行了分析,以便更为深入的了解我国元杂剧中的男性人物形象。
汪文琴
关键词:元杂剧道德境界
从窦天章的父亲角色观照元代的人权意识
2016年
元代乃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国家的朝代,窦天章的父亲角色受到一系列时代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与前代作品中的父亲角色截然不同的艺术风貌。这个人物非常重要,他对窦娥人权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践踏女儿的人权,却又维护女儿的人权,是元代人权意识的真实写照。
汪文琴
关键词:父亲人权
刍议张孝祥词题材内容与情感特征
2016年
张孝祥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词人。他的情艳词或缠绵情深,或人性舒张;他的爱国词或情感如惊涛出壑,或意绪悲凉;他的山水词境界静谧而宏阔、心境空静而闲适;其他题材内容的词也是有感而发、意趣天然。其词章始终蕴含着坚定的爱国思想,表现出"肝胆皆冰雪"的人格,这对踵武而来的南宋中后期词家,特别是辛派词人的思想与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
叶新源汪文琴李昕
元杂剧人物形象研究综述
2015年
元代乃杂剧发展的成熟时期,也是发展的黄金时期。杂剧家们感怀时势,或以人寄言,或借人抒怀,采用一系列艺术手法,塑造出一批鲜明生动、类型多样的人物形象,成为文学史上引人注目的特殊形象。历年来,这些人物形象的研究渐渐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元杂剧人物形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阐述,留下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文章试从形象类型化、形象成因、形象意义等方面着手,对学术界研究元杂剧中人物形象的硕果作一番梳理。
汪文琴
关键词:元杂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