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子
- 作品数:6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生素D缺乏与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被引量:44
- 2011年
- 目的研究VitD缺乏与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以及免疫力低下的关系。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VitD治疗组和非VitD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患儿30例(肺炎组)作为对照。应用生化法检测血钙及血磷水平,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检测血清AK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A水平;同时记录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1.VitD治疗组喘憋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非VitD治疗组减少,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VitD治疗组转入ICU比率显著低于非VitD治疗组(P<0.05);VitD治疗组28例(93.3%)痊愈,非VitD治疗组21例(70%)痊愈,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毛细支气管炎组与肺炎组血清25-(OH)D3、AKP、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3.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AKP、25-(OH)D3及Ig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4.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gA水平与25-(OH)D3水平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 VitD缺乏与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免疫力低下密切相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过程中,补充VitD可及时缓解临床喘憋症状,且明显缩短其病程;VitD缺乏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的潜在病因。
- 杜秋影于立君范慧子仰署芬李国庆
- 关键词:维生素D毛细支气管炎25-(OH)D3免疫球蛋白A
- 儿童链球菌性肺炎的季节特点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因肺炎就诊我院的儿童其感染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调阅2008年一月-2012年1月间,所有因肺炎入住我院并在我院治愈的患儿病历及呼吸道标本中的细菌分离、培养、耐药性报告单,剔除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儿童肺炎,仅针对分离出的388株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定的研究期间内,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儿童肺炎有鲜明的季节特点,以冬春,秋冬交替时段高发。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48.9%、53.8%、52.6%和55.7%。另外,统计还发现SP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77.8%)、阿奇霉素(82.0%)、红霉素(86.9%)、四环素(79.9%)、克林霉素(80.9%)、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69.1%)等的耐药性也较以往的报道为高。尽管SP的耐药性较为严峻,但SP对临床部分抗生素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其中比较敏感的包括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氧氟沙星以及利奈唑胺,这给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SP所致的感染性肺炎提供了很好的取舍参考。结论:链球菌所致的儿童肺炎具有鲜明的季节特点,经典的治疗药物青霉素的耐药逐年升高,本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峻,使用抗生素治疗SP感染时应注意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 范慧子许晓红张佳慧张志程刘丽晓
- 关键词:儿童肺炎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性
- 儿童过敏性紫癜补体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补体C3、C4活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接诊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97例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表现分为皮肤型组、腹型组、肾型组、关节型组和混合型组;按照其病情进展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测定患儿的血清补体C3、C4水平。同时,与32例健康儿童组成的对照组同期测定的补体水平做对比分析。检测方法为应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的Array360型散射免疫比浊仪,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进行检测。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补体C3、C4水平在不同临床分型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补体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皿清补体C3水平降低(P〈0.05),恢复期C3水平相对急性期升高,但仍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不同临床分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血清补体水平无明显差异;而相对于健康患儿其急性期补体C3水平降低,恢复期相对同升,而血清补体C4水平无变化。
- 肖珊珊刘丽晓张佳慧范慧子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儿童补体
- 儿童细菌性腹泻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调查本地区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调阅2009年01月至2012年02月在我院诊断并治愈的细菌性腹泻病的患儿病历,统计分析患儿粪便中致病菌的鉴定、药物敏感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结果:期间共收治226例细菌性腹泻患儿,均获得痊愈,除经过经验性药物治疗治愈而未进行粪便培养的病例外,209例患儿进行便培养,192例培养出致病菌,培养阳性率91.9%,获取菌株337株,其中65例培养出超过两种以上细菌。培养出的细菌中:埃希菌属、志贺菌属、肠杆菌属及变形杆菌属4种致病菌占总分离菌株的78.6%;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非发酵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及酵母样真菌等致病菌占总菌数的21.4%。常见的三种致病菌中,埃希菌属、志贺菌属、肠杆菌属三种细菌的耐药性均比较严重,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均处在较高比率。结论:儿童腹泻病致病菌谱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部分致病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重视;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病时应在确定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后有针对性地进行。
- 许晓红范慧子张志程张佳慧刘丽晓
-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
- 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成研究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退热、止咳、平喘与化痰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由军许小红范慧子毛春梅车艺兰张志程刘丽晓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CD4+CD8+匹多莫德
- 儿童急性胰腺炎病因、临床特征及诊治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特征及诊治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诊治的107例儿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临床特点、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诊断证据、治疗及预后等),综合比较儿童急性胰腺炎与成人急性胰腺炎的不同。结果:107例儿童急性胰腺炎,主要以腹痛为首发症状(81.3%),10例出现腹胀(9.3%),7例出现恶心或呕吐(6.5%),其他或主诉不明确者3例(2.8%)。季节性不明显,四季可发病。PAP的原因中特发性占近40%,其次是外伤和先天性畸形,胆道结石致使的胰腺炎多发于年龄偏大儿童,药物、系统性疾病也均可导致PAP。单纯靠症状诊断PAP有困难,需结合血尿淀粉酶的变化及胰腺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共同诊断。PAP的治疗强调个体化,科学,合理,及时的补液,及时的生长抑素、抗生素的使用至关重要(不同于成人急性胰腺炎),手术也是必需的备选手段,但需注意手术适应症和时机的选择。结论:儿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诊断和治疗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成人急性胰腺炎并不完全相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张佳慧张志程范慧子许晓红刘丽晓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回顾性分析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