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春青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杀虫
  • 5篇杀虫剂
  • 4篇灰飞虱
  • 4篇飞虱
  • 4篇
  • 2篇毒力
  • 2篇室内毒力
  • 2篇受体
  • 2篇农药
  • 2篇农药混配
  • 2篇混配
  • 2篇基因
  • 2篇共毒系数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死蜱
  • 1篇亚致死
  • 1篇亚致死剂量
  • 1篇氧化物
  • 1篇夜蛾

机构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湖南省农业科...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0篇赵春青
  • 7篇唐涛
  • 3篇韩召军
  • 3篇顾中言
  • 3篇徐广春
  • 3篇许小龙
  • 3篇徐德进
  • 3篇徐鹿
  • 2篇张亚楠
  • 1篇张月亮
  • 1篇赵钧

传媒

  • 2篇农药学学报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世界农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材料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对茄二十八星瓢虫dsECR致死效应的影响
2023年
纳米材料被视为重要的RNA干扰增效物质。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纳米材料,可以显著提高dsRNA防控黄瓜花叶病毒的效果。为明确LDH能否提高昆虫RNA干扰的效果,以期促进RNA生物农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和推广,本研究选择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的EcR基因进行RNA干扰介导的致死效应研究。将LDH与dsEcR组装形成复合物LDH-dsEcR,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LDH-dsEcR的最佳装载比例。通过静置法检测LDH-dsEcR的稳定性,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验证其组装状态。采用浸叶法测定LDH-dsEcR的增效性,使用体视镜观察其对试虫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LDH与dsEcR可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其最佳装载比为16∶1。LDH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无毒性,但经LDH与dsEcR处理,部分试虫虫体呈黑褐色,或无法蜕皮化蛹,或维持在预蛹状态。遗憾的是LDH-dsEcR复合物的增效作用不明显,推测昆虫肠道的酸碱度可能是影响LDH-dsRNA增效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首次为利用LDH研究昆虫RNA生物农药提供了可观的理论基础。
沈宁黄宇星唐涛彭英传张莹赵春青
关键词:纳米材料层状双氢氧化物LDH茄二十八星瓢虫RNA干扰
亚致死剂量氟啶虫胺腈对灰飞虱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为明确氟啶虫胺腈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评估其抗药性风险,采用点滴法、酶活力分析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了氟啶虫胺腈对灰飞虱的毒性及对其细胞色素P450酶活力和P450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对灰飞虱的致死中量LD_(50)随着虫龄的增加而升高,1~5龄若虫的LD_(50)为0.10~0.94 ng/头,雌、雄成虫的LD_(50)分别为1.09 ng/头和1.07 ng/头。氟啶虫胺腈对4龄若虫的亚致死剂量LD_(10)、LD_(30)和LD_(50)分别为0.17、0.41、0.76 ng/头,处理灰飞虱4龄若虫后可将其体内P450酶活力分别显著提高1.60、1.97和1.22倍;而各处理响应的P450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但相对表达量均受到诱导;CYP4DE1、CYP426A1、CYP303A1、CYP4C、CYP6FK1和CYP4C71v2的相对表达量表现出时间效应,表达量高峰在处理后24 h或48 h。表明不同亚致死剂量的氟啶虫胺腈在特定时间点可提高相应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量,从而使酶蛋白量增加,可能导致灰飞虱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活力上升。
徐鹿赵春青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顾中言
关键词:灰飞虱亚致死剂量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
杀虫剂fluralaner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5年
新型异唑啉类杀虫剂fluralaner通过干扰γ-氨基丁酸(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发挥作用。作为新型高效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干扰剂,与环戊二烯类、苯基吡唑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相比,fluralaner在分子结构、作用位点、选择性以及交互抗性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本文综述了fluralaner及其衍生物的研发、毒性、防治范围以及作用机理等,并预测了其应用前景。
赵春青韩召军唐涛
关键词:生物效应毒理学
氟雷拉纳与三种杀虫剂对灰飞虱的室内毒力及其联合作用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氟雷拉纳与毒死蜱、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单剂及其混剂对灰飞虱雌成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氟雷拉纳和甲维盐对灰飞虱的毒力高,药后96 h,其LD50值分别为0.382和0.201 ng/头;毒死蜱和吡虫啉对试虫的毒力低于氟雷拉纳和甲维盐,其LD50值分别为1.127和1.016 ng/头。此外,氟雷拉纳与毒死蜱混配时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且配比为3∶2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42;氟雷拉纳与甲维盐混配时,对灰飞虱的增效作用不显著,在配比为4∶1时,共毒系数仅为129;而氟雷拉纳与吡虫啉混配,当配比为2∶3和3∶2时对灰飞虱表现为拮抗作用,但配比为1∶4时表现为增效。以上结果说明,氟雷拉纳与毒死蜱复配对灰飞虱具有增效作用,可为研发田间有效防控该害虫的药剂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凌汉李创唐涛刘迪赵春青
关键词:灰飞虱农药混配共毒系数
灰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8年
灰飞虱是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重要的农业害虫,由于杀虫剂的广泛与大量使用,已导致其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深入研究其抗药性分子机制,可为灰飞虱抗性的快速检测和治理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文章总结了灰飞虱对毒死蜱、吡虫啉、溴氰菊酯、噻嗪酮、氟虫腈和乙虫腈等杀虫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抗性相关解毒酶和转运蛋白基因的筛选与功能验证,以及靶标位点突变等重要研究成果,指出该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抗性基因的功能验证及调控路径、抗性新基因的鉴定及交互抗性和多重抗性机制不明确等,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认为:可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验证抗性基因功能;可将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用于鉴定新抗性基因及抗性调控基因,以探明交互抗性和多重抗性机制;应深入至蛋白组学水平探讨抗性机制;需开发配套的高效田间施药技术,以达到杀虫剂减施增效的目的。
徐鹿赵钧赵春青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张亚楠张月亮韩召军顾中言
关键词:灰飞虱毒死蜱溴氰菊酯噻嗪酮氟虫腈
离子型γ-氨基丁酸受体靶标杀虫剂氟雷拉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氟雷拉纳属异噁唑啉类化合物,是一种作用于昆虫离子型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特异性位点的新型杀虫剂,其兽用商品名为贝卫多,刚于2019年7月在中国大陆上市。自2014年在欧美上市起,贝卫多的市场份额占比和关注度逐年上涨,相关的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为此,结合已发表的综述及2015年后发表的研究成果,本文围绕氟雷拉纳的研发、生物活性、作用机理、体内运输和代谢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展开更为翔实和深入的阐述,以期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消费者的选购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亦为该药剂应用范围的拓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蒋洁张莹唐涛赵春青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受体
可视化细胞色素b5蛋白的显色核心片段解析
2021年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含Cyt-b 5类血红素/类固醇结合结构域(Cyt-b 5D)显色片段的最佳长度及其与原核表达载体的普适性,并筛出有效的可视化标签,以期提高载体构建的效率和便捷性。[方法]分析二化螟Cyt-b 5蛋白结构域,将其划分成含Cyt-b 5D的不同长度片段(OA、OB、OC等),并分别与3种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ET-41a(+)和pET-30a(+)进行连接和异源表达;将筛选的显色片段与二化螟RDL 1基因融合表达,比较不同表达时间菌液的显色反应和吸光值;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显色片段表达以及与RDL 1表达的融合蛋白,然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OA片段是最佳的显色片段,在3种原核表达载体中均可表达出红色的蛋白,且与RDL 1融合表达时显色稳定,表明其具有普适性。在420 nm波长下的特征吸收峰可用于实时监测显色菌液的生长状态,而层析柱中的红色变化可用于判断蛋白纯化过程。此外,利用Western blot可检测到目的蛋白,表明显色片段的存在并未干扰目的蛋白的准确鉴定。[结论]Cyt-b 5显色片段(OA)可作为原核表达系统的可视化标签,为蛋白表达和纯化等试验操作提供指示标记,从而提高其操作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展恩玲盛成旺陈煜明唐涛赵春青
关键词:原核表达
2017—2020年江苏省二化螟抗药性水平的监测与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为明确近几年江苏省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与变化,采用点滴法测定了2017-2020年江苏省3个地区(溧水、仪征、盱眙)的田间种群对现用主打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阿维菌素及新型杀虫剂氟雷拉纳的抗性。结果表明,各监测地区二化螟的抗药性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对氯虫苯甲酰胺由低水平发展为中等水平(RR为5.83~19.57倍);对阿维菌素由敏感性下降水平发展为中等水平(RR为3.11~17.05倍),且抗性水平年增幅较大;对杀虫单由敏感水平发展为低水平(RR为2.37~8.37倍),但抗性发展缓慢;对氟雷拉纳处于敏感水平(RR为0.65~1.3倍)。江苏省二化螟对3种现用主打杀虫剂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建议合理轮换使用;而氟雷拉纳可作为二化螟防控的备选杀虫剂。
王瑛楠凌汉唐涛张莹李瑶吴伟王建明赵春青
关键词:二化螟抗药性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
灰飞虱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氟啶虫胺腈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 receptor,ERR)是一类依赖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能感受外源物质胁迫调控靶基因的转录,参与外源物质的代谢过程。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ERR基因,分析其序列和在氟啶虫胺腈胁迫下表达谱,探析其生理功能及在杀虫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灰飞虱转录组数据信息,利用RT-PCR克隆灰飞虱ERR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暴露于氟啶虫胺腈(0.76 ng/头)后,灰飞虱4龄若虫ERR基因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从灰飞虱中克隆到ERR基因,命名为Ls ERR(Gen Bank登录号:KY210878),其c DNA序列全长1 854 bp,开放阅读框长1 260 bp,编码419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47.70 k D。序列分析显示,Ls ERR具有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s,NRs)家族成员的共同特征性结构:DNA结合区(DNA-binding domain,DBD)(第75-168位氨基酸)和配体结合区(ligand-binding domain,LBD)(第194-416位氨基酸)。采用APSSP2法预测Ls ERR蛋白二级结构,其中α螺旋占43.53%,β折叠占5.49%,无规则卷曲占50.98%。其中,在DBD区,有6个β折叠和3个α螺旋;在LBD区,有3个β折叠和11个α螺旋。系统发育分析表明,Ls ERR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ERR亲缘关系最近。灰飞虱4龄若虫暴露于氟啶虫胺腈后,12 h时其体内Ls ERR基因上调表达,24 h时达到表达高峰,48 h时表达量下调;Ls ERR在头部微弱表达,在腹部特异性高表达。【结论】Ls ERR是参与灰飞虱代谢氟啶虫胺腈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为解毒酶基因的调控和新分子靶标农药的研制提供分子基础。
徐鹿赵春青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张亚楠韩召军顾中言
关键词:灰飞虱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克隆
氟雷拉纳与4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及其联合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为明确氟雷拉纳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的毒力及其与毒死蜱、茚虫威、溴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复配后的联合作用,筛选出最佳配比,从而为其混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采用室内人工饲料混毒法,测定了氟雷拉纳与毒死蜱、茚虫威、溴氰菊酯、甲维盐单剂及其混剂对斜纹夜蛾三龄幼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药剂的联合作用。单剂结果表明:氟雷拉纳、溴氰菊酯和甲维盐对斜纹夜蛾具有高毒力,药后48 h的LC50值分别为0.48、0.65、0.38 mg/kg;毒死蜱和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中等,药后的LC50值分别为8.71、3.08 mg/kg。混配结果表明:氟雷拉纳与毒死蜱混配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且配比为3:2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64.2;与茚虫威混配时,具有相加作用;而与溴氰菊酯或甲维盐混配时,却均表现为拮抗作用。总之,本研究为氟雷拉纳的增效混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因其与溴氰菊酯或甲维盐混配存在拮抗作用,应避免用于混剂研发。
刘迪布琼唐涛凌汉赵春青
关键词:杀虫剂斜纹夜蛾农药混配共毒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