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伟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基于BiPLS和cPLS的苯丙酮尿症FTIR/ATR光谱筛查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2015年
- 目的:基于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和多模型共识偏最小二乘法(cPLS),建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FTIR/ATR光谱筛查模型。方法:利用BiPLS将全光谱划分成若干个子区间,优化子区间数目,优选特征子区间组合,然后分别建立基于全光谱和BiPLS优选波段的定量模型,以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相对误差(MRE)、预测准确率(Acc)、灵敏度(Sens)、特异性(Spec)为指标,比较2种模型的性能。结果:与全光谱相比,BiPLS优选波段将波长压缩了85.0%~90.5%,但所建模型的多项性能指标却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在最优条件下,Phe浓度模型的R、RMSE、MRE分别为0.93、87.0、0.27,Sens、Spec、Acc分别为98.2、98.7和98.4;Phe/Tyr比值模型的R、RMSE、MRE分别为0.93、3.55、0.36,Sens、Spec和Acc均为100。Phe浓度模型对接近筛查切值的样本会产生误判,而辅以Phe/Tyr比值模型可将Sens和Spec提高到100。结论:BiPLS极大地压缩了建模所需波段,降低了模型复杂度,提高了模型精度;与cPLS相结合,本文建立的Phe浓度和Phe/Tyr比值的定量校正模型,有望用于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大人群快速筛查。
- 王伟伟魏伟伟宋向岗程雅婷陈超王淑美梁生旺
-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
- 应用多模型共识偏最小二乘法和FTIR/ATR光谱技术建立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模型被引量:2
- 2015年
- 利用多模型共识偏最小二乘法(cPLS)建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红外光谱筛查模型,比较PLS和cPLS模型的性能。对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微分预处理,分别用PLS和cPLS建立干血片中苯丙氨酸浓度的定量校正模型,各运行40次,以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平均相对误差(MRE)和预测准确率(Acc)为指标,考察两种模型对独立测试集的预测效果。PLS模型的RMSEP、MRE、Acc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03.3、0.32、97.1和30.0、0.07、4.4;而cPLS模型的RMSEP、MRE、Acc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88.4、0.26、99.3和19.8、0.04、2.4。cPLS较PLS模型预测更准确,稳定性更好,更适于建立PKU的红外光谱筛查模型。
- 魏伟伟王伟伟宋向岗程雅婷陈超王淑美梁生旺
-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法红外光谱苯丙酮尿症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苯丙酮尿症FTIR/ATR光谱筛查模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建立苯丙酮尿症的FTIR/ATR光谱筛查模型,比较基线校正、平滑、求导、傅里叶退卷积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利用多模型共识偏最小二乘法(cPLS)建立干血片中苯丙氨酸浓度的校正模型,以相关系数(r)、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平均相对误差(MRE)和预测准确率(Acc)等指标,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结果一阶微分9点平滑处理方法效果最好。与原始光谱相比,模型的r,RMSEP,MRE和Acc分别从0.822 7,115.8,0.395和94.6改善到0.889 9,102.2,0.286和100。本方法直接快速、不消耗试剂、不产生污染,有望成为PKU大人群快速筛查的简便、绿色新技术。
- 王伟伟魏伟伟宋向岗程雅婷陈超王淑美梁生旺
-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光谱预处理偏最小二乘法